调研走形式是典型的劳命伤财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却有基层干部和读者、网友反映,个别党员、干部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问题避而不见、对矛盾调而不研。这些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不仅背离了调查研究要解决真问题的要求,也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8月14日,人民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激浊扬清,调研新风劲吹。领导下基层调研勤了,“不打招呼”“不受招待”多了,群众看在眼里,基层喜在心上。但是,调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还换上了新马甲、出现了新形式。“经典调研路线”的出现,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其实,基层的形式主义归根结底是上级部门调研的官僚主义所致。有些领导干部用应付心态看待调研,没有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没有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所以对安排的“经典调研路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调研已被异化为“被安排”,领导干部甘愿被牵着鼻子走,从调研主角成为配合对象,“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对着群众打哈哈”。
到基层调研如果走“经典调研路线”,被基层牵着走,就会失去调研的目的,就没法摸清基层的实际情况,就会失去决策的方向。对此,调查研究必须实事求是,从一线情况出发,深入实际,既要身到,更要心到,要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到田间地头、车间码头、市场社区,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取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的方式进行调研,确保情况准确。
广大基层干部要将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到抓工作落实上,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决心,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结症,要沉下心来想办法、找出路、抓推进,摒弃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思想包袱。针对上级的考察调研,坚持实事求是,将问题摆出来讨论研究,客观展示工作推进情况,正确看待功过、是非、得失,以一颗责任心、事业心、平常心推动基层工作落实。
笔者认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联系群众和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把调查研究走实,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时,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切记“走形式”、“走过场”。(蔡菲菜)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