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八部门接受人大专题询问居家养老工作
“如何克服疫情影响,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服务?”“当前和今后在完善居家养老设施布局方面有什么规划和政策?”“如何保证‘互联网+护理’的医疗安全?”……4月24日下午,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对全市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政府八个部门负责人接受专题询问
在1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连续提出12个市民百姓关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市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八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问疫情期间助老
176个居家服务组织为5.8万名老人提供服务20多万人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请问市民政局,疫情期间是如何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询问一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腊军就率先问出了一个当前老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对此,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回答说,疫情期间,南京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为老服务,实现了“四个率先”:率先实施养老服务机构封闭式管理,率先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刚性需求服务,率先在省内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复工复产,率先派遣养老服务队支援武汉。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防护工作,总计为困难老人发放口罩41.8万个,将1.2万个口罩、350套防护服用于居家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服务。
陈芳表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封闭管理期间,共有176个居家服务组织累计为5.8万多名老人提供服务20多万人次。截至4月20日,复工复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574家,共计为8.7万多名老人提供居家服务,累计服务26.8万人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询问现场
问规划和政策
“新增1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列入今年全市民生实事
做好规划、制定政策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当前和今后在完善居家养老设施布局方面有什么规划政策”?王建华委员问起了全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总体规划。
对此,市发改委主任许明回答道,“截至2019年底,南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达到1335个,实现了全覆盖。今年初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票决出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个”“为50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列入2020年全市民生实事。
许明说,下一步,南京市将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养老发展专项规划、人口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居家养老工作,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问养老设施
全市开设家庭养老床位5684张,等于新增50家中等规模养老院
社区居家养老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南京市从2017年开始试点推广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让老年人实现“养老不离家”。束建民委员对这个问题很关心,询问“家庭养老床位能为老人提供什么服务,目前惠及多少老人?”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回答说,能够为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提供“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定期巡诊、医疗康复等“机构式”服务套餐,同时还提供紧急呼叫、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开设家庭养老床位5684张,等于新增50家中等规模养老院。
“社区+居家”是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养老模式,如何在社区内布局建设好养老服务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陈雷委员进一步问道:“我市目前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相关规划是怎么做的,这些规划又是如何落实的?”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表示,主要从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三个方面去落实,涉及新建住宅小区项目的,明确应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用房。
问“时间银行”
增加手指放大镜、语音下单等适老功能,便于老年人申请办理

△束建民委员提问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南京试点推行“时间银行”,老年人可以在“我的南京”手机APP上申请养老服务需求,但目前注册成为服务对象的老年人只有2023人。束建民说,前期调研时,有些老年人(包括代办人)反映,手机上注册比较繁琐,市民政局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
“手机‘我的南京’APP上发布服务需求操作有难度,在‘时间银行’试点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说,“时间银行”信息平台目前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下一步将在系统中增加适老化元素,如增加一键下单、增加手指放大镜、智能AI客服机器人、语音下单等适老性功能,同时将通过人工派单,切实发挥好虚拟养老院作用。 “这个问题,问到我们老年人心上了啊!”“回答得也让我们放心了。”……在网络直播现场,不少网友现场“打卡”。
问失能老人养老问题
卫健、医保部门协同,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

△王小姗委员提问
据了解,南京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有15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选择居家养老,“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有效满足他们的医疗护理需求,但也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王小姗委员向市卫健委发问:“如何保证医疗安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市卫健委主任方中友表示,要对服务项目进行严格风险评估,对医疗机构、服务人员进行严格遴选培训,对服务标准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服务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在此基础上,还将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督导,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王启塘委员提问
对于失能、半失能等一些需要长期医疗护理依赖的老人,在推行长期护理保障建设方面,有哪些打算和举措?王启塘委员就很多家庭关心的问题,向市医保局发问。 市医保局局长刁仁昌表示,将在“提高保障待遇,支持医养结合服务向家庭延伸;完善定点管理,支持服务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调整服务价格,促进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
“询问的内容涉及社区居家养老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感受直接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参加应询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问出了人民群众的关切,也问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讯员 巫 晓 肖日东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苏宁
(通讯员 供图)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