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53岁的“女子突击队”守护江中小岛
(记者 曹德伟 文 / 摄)" 我们已经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了,就守在江堤上,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会保护好!"7 月 16 日、17 两日,现代快报记者连续探访镇江丹徒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防汛现场。16 日上午,在沿江岸堤上,几名臂戴红色 " 巡防 " 袖章的妇女村民正在江堤上巡查。记者了解到,这支由村民志愿者组成的 " 女子突击队 " 平均年龄 53 岁,已经十来天连轴转地奋战在防汛一线。

△村民志愿者们正在沿着江堤巡查
丹徒江心洲四面环江,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目前进出岛的唯一交通方式便是轮渡。进入主汛期以来,长江干流流量大、水位高,岛上防汛形势严峻,为了保卫家园,江心洲人齐上阵轮番值守,他们不分昼夜,密切关注水流的异动、水位的高低变化、涵闸的排水情况等。现代快报记者沿着江边堤岸走了一圈发现,每隔 500 米左右就能见到一处巡查值守点,而这支 " 女子突击队 " 便是其中之一。

△ " 女子突击队 "
" 我们每天从早上 6 点到夜里 12 点,全待在江堤上面,每半个小时沿着堤坝走一圈,看看哪里有险情。" 队员之一——益平村村民张明霞告诉记者,她们这支巡查小队共 6 个人, 刘香、宋成娣、何桂梅、董必华、华健美,清一色的 " 娘子军 ",都是主动报名加入,而她们的丈夫也在防汛前线,分在了其他小组。" 现在我们已经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放下来了,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
记者跟随张明霞巡查了一段," 你看现在这个地方,冒着气泡,就是说明下面有漏洞,这个漏洞要是不补上,有可能会被水冲刷变得原来越大,从而导致堤岸溃塌。" 在顺着堤岸往下走的一段子堤处,张明霞发现了一处险情,随即从旁边折下一根芦苇,做上标记。记者看到,随着江水的拍打,张明霞插上标记的地方冒出了浑水," 因为它里面是沙,被水一荡,沙子就塌掉了,这地方就容易破,需要赶紧堵上。" 在插上芦苇后,刘香赶紧将她拉了上来。由于渗漏地方比较陡也比较滑,稍不留神容易滑入江中,单独作业相对危险,于是 " 娘子军 " 们便采取合作战术," 我们三个人一组,一旦发现漏洞了,必须要有人下去,其他人再把她拉上来,我们自己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刘香说道。
而这一段张明霞巡查的区域,这些天来他们共发现 3 处 " 冒泡 " 处,已经均被妥善处置,用石块加固填堵上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江心洲每年汛期工作重点是 " 防汛、防坍、防台、防涝 "。根据防汛预案,堤岸上分段 24 小时专人值守,细到按 " 米 " 计算,以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目前,园区对已经发现的 6 处 14 个点位险情派专人专职 " 盯防 "。
园区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岛内对 15 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65 周岁以上且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了劝离。岛上近 8000 的人口中,已有近千人离开,其中包括中考学生 14 人、敬老院里的 14 位老人、卫生院内 12 名精神病人均已转移至丹徒区辛丰镇。留下的居民也都人手一件救生衣发放到位并教会使用。目前岛上已设有 7 处集中撤离点,撤离路线也已通知到位,岛上的应急广播也已启用,不定时播放汛情动态,五墩村、五套村、益平村等 3 个村的村民在听到撤离的锣声信号后,可在村干部指挥下迅速到集中撤离点,做到有备无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