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变身扬州市民“菜篮子”听听村民的致富经
(通讯员 广宣 记者 顾潇 文/摄)地处扬州市广陵区东南角的育新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经过多年的绿色发展,他们逐渐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发展路径。现在,苏中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联谊农贸批发市场也将搬迁至育新村,让这里成为扬州市民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育新村农民集中居住的别墅区
曾经的“泥腿子”住进了豪华别墅
从扬州市区出发沿着沙湾南路一路向南,开车不过20分钟,就能看到一排排新式的三层别墅。这里就是广陵区沙头镇育新村的农民安置小区——人和佳园,看着眼前亮丽的风景和民居,很难想象几年前,育新村还是沙头镇经济基础最差的一个贫困村。

△育新村农民集中居住的别墅区
育新村位于沙头镇东南侧,东与李典镇接壤,南靠镇江市共青团农场,曾是扬州市有名的贫困村。90后的杭凯从小在育新村长大,谈起育新村的小康建设,他给记者讲了自己家三代婚房变迁的故事。“奶奶常跟我说,她和爷爷的‘结婚新房’,是一间快要坍塌的草房。房子里,除了6个碗、一张借来的床之外,再无长物。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我家也是属于很穷的那一类。因此,拥有几间砖瓦房,是她和爷爷那个年代最大的梦想之一。”杭凯说,30多年前,杭凯父母结婚时,育新村大多已是砖瓦房。那时候,谁家能有个二层楼,在村里就算是“有钱人”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分率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告别砖瓦房,搬进了楼房。

△村民站在自家的新居前非常开心
现在,育新村村委会门口,建起了一排排别墅。杭凯说,这里以前是一片桑树田,现在建设成了农民集中安置区,农民原先的老房子拆了就在这里集中居住。“住上别墅,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家中的顶梁柱现在成了最清闲的人
走进农民集中安置区,一排排小别墅整齐排列在道路两侧,沿着“彩虹路”漫步而行,道路北侧还有一处小游园,曲径通达,凉亭精致,村民朋友们在这里闲谈、赏景、纳凉。

△育新村的“彩虹路”
今年60岁的高钦是第一批搬进安置区的农户,“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房子有200多个平方,我们早就想搬到这里来居住了。”记者见到老高时,他正在家里忙着带孙子。老高是个木匠,“以前都是骑自行车进城做木工,远的地方要骑两三个小时。”老高家有5口人,但是家里一共只有3.7亩地,靠种地根本养不活一家人,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年轻时候的老高起早贪黑外出打工。“我们村土地少人口多,人口有2777人,耕地面积只有3260亩。”育新村党总支书记梁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基础薄弱,过去育新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级收入只有4.7万元,还有70多万元的债务。
“穷则变,变则通。”梁亮告诉记者,针对育新村的贫困状况,几届村两委认真调查研究,找症结,定措施,明对策,谋出路,决心尽快改变落后的面貌。经过多年的摸索,育新村形成了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的发展路径。

△育新村内新建的万平连栋大棚项目
“我们现在在村里就好就业了,我老太婆60岁了还能在企业打工。”老高的女儿女婿现在在沙头镇服装厂上班,妻子在一家小企业里上班,全家一年能有十五六万元的收入。“现在生活小康了,原来我这个顶梁柱,现在反而是最清闲的人了。”
“绿色”铺就贫困村的小康底色
" 现在我们育新村集体和农民都富起来了。" 梁亮给记者翻出了最新的数据。2019 年,育新村全村三产总值达到 3.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4.08 万元。
是什么让育新村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育新村的干部和群众给出了答案,“我们以前虽然是贫困村,但一直坚持绿色和农业,我们深知土地和农业是农民和农村的根本。”
2010年,一家企业老总主动找到育新村,想投资1000万元,把办在扬州市开发区的预制厂,转移到村里。为满足项目20亩土地供应,需要砍掉10亩树林。结果村民代表开会表决,7名代表一齐反对,项目最终没能进村。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种花卉的马成国却被请进了育新村。“我这个花卉场目前拥有40多亩温室棚生产场地,年产各种草花300多万盆。”马成国告诉记者,育新村的党员干部对花卉场的发展功不可没,“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村干部就会到现场帮忙解决。”
“一直以来育新村都在谨慎地‘选资’,把一批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筛’出来,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让绿色资源在这一代人手中提前透支。”梁亮告诉记者,现在育新村已经是沙头镇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主战场”,是扬州市民的“菜篮子”。接下来,苏中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联谊农贸批发市场也将搬迁至育新村,不久后,这里将崛起一座苏中区域的“互联网+现代农业”菜篮子示范中心。村民们高兴地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就是我们村的小康底色。”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