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下一步”是“指南针”不是“挡箭牌”

2025-11-13 10:24 来源: 供稿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在基层工作部署和会议发言中,“下一步我们将……”是党员干部常说的表述。这本是明确工作方向、回应群众期待的“指南针”,体现的是对任务的谋划与担当。然而现实中,部分干部却把“下一步”变成了敷衍塞责的“挡箭牌”。表态时信誓旦旦规划蓝图,落实时却“雷声大、雨点小”,让“下一步”沦为“没下文”,不仅延误工作推进,更寒了群众的心。这种重表态、轻落实的虚浮作风,与共产党人“言出必行、重信践诺”的政治品格背道而驰,亟待警惕与纠治。

“下一步”异化为“挡箭牌”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偏差与责任担当缺失。一方面,应付心理作祟,部分干部认为发言收尾时提“下一步”只是“流程需要”,听众不会深究后续进展,便脱离实际高谈阔论,把“规划”当“成果”,把“打算”当“落实”。比如有的地方在回应群众“出行难”问题时,动辄承诺“下一步将新增公交线路”,可数月过去,线路规划仍停留在纸面上,群众出行难题依旧未解。另一方面,能力不足导致“有思路没办法”,一些干部面对复杂工作,既不深入调研摸清实情,也不主动请教学习方法,制定的“下一步”计划如同空中楼阁。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试图“面面俱到”却最终“面面不到”;要么脱离基层实际,照搬上级政策“一刀切”,导致计划落地时处处碰壁,只能不了了之。

反观那些被群众铭记的好干部,他们始终把“下一步”当作履职尽责的“指南针”,用实干让承诺照进现实。“草鞋书记”杨善洲在任时,曾对大亮山周边群众说“等退休后,一定帮大家把荒山变绿”,这句“下一步”的承诺,不是随口说说的客套话。退休后,他毅然放弃省会城市的安逸生活,带着铺盖卷扎根大亮山,22年里带领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将荒山变成了价值3亿元的林海,用毕生践行了“为群众办实事”的“下一步”誓言。山东寿光原县委书记王伯祥,面对群众“卖菜难”的急难愁盼,直言“乌纱帽算什么?百姓最重要”,他口中的“下一步”,是立刻调研市场、规划场地,全力推动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最终,寿光从一个普通农业县,逐步发展为“中国蔬菜之乡”,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下一步”的承诺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这些案例深刻证明,“下一步”不应是应付场面的“挡箭牌”,而应是锚定目标、真抓实干的“指南针”。

让“下一步”真正发挥“指南针”作用,关键在于将“讲认真”刻进干部履职的每一个环节。“讲认真”是根治虚浮作风的良方,更是共产党人沉甸甸的责任担当。在谋划“下一步”时,要认真调研,多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听群众心声,像焦裕禄治理兰考“三害”那样。为制定科学方案,他带领团队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走遍全县120多个村庄,把“治理三害”的宏观目标,分解成“治理多少个沙丘、疏通多少条河道”的具体任务清单,让“下一步”计划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贴合基层实际。在推进“下一步”时,要认真执行,秉持“马上就办”的精神,不拖延、不推诿。“人民教育家”黄大年为加快科研进度,习惯把技术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用“把每一分钟都用到极致”的认真劲,推动我国深部探测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认真,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岗位的敬畏、对人民的负责。

新时代新征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改革发展的任务更重,容不得干部有半点虚浮、丝毫懈怠。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下一步”是对组织的承诺,更是对群众的责任。唯有摒弃“挡箭牌”思维,以“讲认真”的态度把“下一步”的规划作为工作“指南针”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才能在实干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履职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作者:杨志 )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