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停基层“跑步机风气”
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种“远看满头大汗,近看原地踏步”的“跑步机风气”。这一形象的比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也揭示出某些部门的怪象:有的党员干部在参与工作时原地踏步、自说自话,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建树寥寥;有的把简单任务复杂化,一份仅需半天完成的工作却要分成三天来完成;有的专注于“务虚”,心思全用在表面文章上,对事关民生的实事却疲于应付;还有的自身能力不足,以“假装忙碌”来掩盖自己业绩平平的问题……这种“在跑步机上空转”的现象,不仅大量浪费人力物力,更如失控的车辆,阻碍事业发展,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狠狠“刹停”。
“跑步机风气”的滋生,是形式主义的幽灵在作祟,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下的层层传导偏差。上级决策时,部分部署功利化、目标虚高化,一味求快求显,让执行者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只能投机取巧、涂脂抹粉搞“表演式工作”;在中间流转环节,一些党员干部奉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习惯向下压任务、向上表功绩,用光鲜报表替代扎实落实,用“华丽”的工作状态掩盖内容的空洞;到了基层,面对上级压力与问责风险,有些干部“人微言轻”,只能俯首应付虚活,把工夫耗在台账上报上,却无暇顾及真正的发展实事,最终形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局面。
“跑步机风气”的危害,不仅在于虚耗行政资源,更在于挫伤实干积极性、损害群众获得感。当干部把精力放在“做台账”而非“办实事”、把心思用在“搞包装”而非“抓落实”,发展的蓝图便难以落地,民生诉求也难以回应。长此以往,更会稀释政策效力、透支群众信任,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加以整治,给这辆“空转的跑步机”踩下“刹车”。
“为官避事平生耻”, 对党员干部而言,刹停基层“跑步机风气”更需从自身作风抓起,校准干事创业的“方向盘”。要常给思想“掸灰”,摒弃“为忙而忙”的假把式,树立“干事要出实绩”的真追求;要为状态“纠偏”,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涵养“等不起、慢不得、推不掉、坐不住”的责任担当;要提增实干“本领”,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分清工作轻重缓急,把有限精力投入到政策落实、为民办事的关键处。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里面有句话“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释放出更为鲜明的信号:“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对“混日子”者动真格,让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失去市场;另一方面要为实干者撑好腰,用好容错机制,给能干事者搭平台、对善成事者予奖励,让敢闯敢干的“探路者”脱颖而出。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文件更重要,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实际行动来见成效。希望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能先之劳之、以身作则,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认真负责,在实干中担当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历史重任,书写无愧于这方人民的满腔赤诚,铸就无愧于这片热土的宏伟事业。唯有如此,才能刹停基层“跑步机风气”,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李赛 张天放)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