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报到日 南京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很提气
南京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很提气
(记者 舒越 / 文 施向辉 / 摄)2 月 21 日,寒假结束," 神兽归笼 "。南京中小学报到日,学校防疫工作怎么样?上学了,如何让孩子们收收心?当天,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市第九中学等学校,探访新学期开学工作,聆听高中学生们的 " 开学第一课 "。
继《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这位校长再发声

△南京十三中开学典礼
" 修身真净土,治学桃花源。师生互动,秋水连贯知鱼乐;教学相长,春风沐沂吾与点 ……" 伴着文艺的《十三中赋》,南京十三中 " 最红中国心 " 主题开学典礼拉开帷幕。
十三中校长张恒柱曾凭借演讲《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燃爆全网。这次开学典礼,他再次提到对手机的看法:" 泛娱乐化时代,我们想安静地看会儿书、做几道题,手机来了消息,网页跳出弹窗,等你满足好奇心后,看书学习这件事,已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了,相信不少同学也深有体会,正是因为看到了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危害。"

△南京十三中校长张恒柱
今年 1 月 15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张恒柱表示,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安心读书的环境,学校会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希望大家理解并自觉执行。让我们在庸常、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心无旁骛,专注投入,这样方能有所成就。
如何从学校优秀传统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张恒柱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高考中写出《赤兔之死》、从业后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揭 " 地沟油 " 内幕的蒋昕捷校友,连续在抗疫一线奋战 18 个日夜、积劳成疾累倒在岗位上的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校友,正是将十三中精神内化在自己的血液里,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受到人们的尊重。二是要有愈挫愈勇的坚毅精神。三是要有心无旁骛的专注能力。语文组的曹勇军老师是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是江苏语文教育界的标志性教师,是全国十大教育读书人物,曹老师说他一辈子就是在读书,自己读书,带学生读书。
有意思的是,三名十三中的校友回到母校,在开学典礼上与学弟学妹们亲切互动,他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其中,南京大学生科院研究生徐欣宏还将在今年 9 月,正式成为十三中的一名生物老师。" 收到录取通知之后,我立马就和以前老师分享了喜悦,他们都很惊喜,真的从师生变成同事了!" 徐欣宏说,十三中这三年带给她很多,老师们不仅专业精湛,而且关爱学生,能回母校教书,是一种传承,希望带给学生鼓励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南京九中开学典礼
" 看到我你总会担惊受怕,总抱怨不对你笑哈哈,我只想一颗心捧给大家,却难免偶尔脾气会大 ……" 南京九中的开学典礼 "FM9.0 时光‘九’语 " 青春洋溢,尤其三个年级的年级部主任化身 " 偶像团体 ", 为全校师生带来一首电台老歌——改编版《师炼阵线联盟》,将气氛推向高潮。三位老师老歌用新词,青丝变白发,这首歌寄予他们最真诚的祝愿。
校务委员会委员、高三年级部主任吴昊告诉记者,改编这首歌,其实是想通过 " 电台 " 老歌的形式,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很多时候还是站在师者的角度,其实孩子也并不了解我们,但作为老师,严格要求是对他们真心真意的爱,我们想把这样的心愿唱出来,告诉他们,老师也和他们一起在成长。"
防疫工作不松懈!各所小学都准备好了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孩子们正排着队,有序测温进入校园
中午 1:30,记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孩子们正排着队,有序测温进入校园。学校还实施错峰、分校区报到,避免聚集。老师告诉记者,假期里,老师们一直与家长、学生开展班级圈、班级群的互动,为学生提供课业、生活指导,开学前积极保持联系,共同为学生做好开学准备。

开学前一周,即了解排查了校内无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情况,开学前一天,各班老师在班级群内进行了防疫工作的相关安排,收集全班学生 " 一卡一码一表 ",老师也同时上交了相关材料,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向全校家长和学生推送了《牛年开学收心法则》的微信,做好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学指导等相关工作。校内安排了全面的消杀、物品的储备、食品安全的排查等相关工作,等待孩子们的归来。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也早早发布了 " 开学须知 ":上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进校门时请戴好口罩,自觉排队测温,保持一米距离,测量体温无异后再入校,在班级门口二次测温后进班。上课时间,同学之间适当保持距离。身体不适,要第一时间举手报告上课老师。课间上厕所要排队并保持安全距离,不在厕所嬉戏打闹,上完厕所后使用 " 七步洗手法 " 认真洗手;午餐时文明就餐,排队保持距离,就餐时不聊天、就餐后使用 " 七步洗手法 " 洗手。
新学期开启,一起收收心,认真学习吧!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