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情绪清单”精准落地“联心队伍”暖心帮扶

2025-11-10 17:11 来源: 管家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孙大姐,今儿咱排练新段子,您那手势再扬高点儿,精气神就出来了。”6月3日,在贾汪区大泉街道宗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活动室里,宗庄村“十必联”志愿者、“敲门大姐”季广静握着村民孙女士的手,带着文艺队成员踩着节奏反复打磨情景剧《跟着走》。舞台上,曾因家庭压力闭门不出的孙女士,此时脸上的微笑格外舒展。

这是大泉街道以“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巧解群众情绪疙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街道持续强化“十必联”群众工作法,通过细化落实“‘1+N’+10”包联体系、制定专项梳理清单、开展分类精准帮扶等举措,扎实做好群众情绪问题排查化解工作,融合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

一张“情绪清单”

“基层治理既要解‘事’,更要暖‘心’。”大泉街道党工委书记贺广久翻开《十必联“情绪问题”梳理清单》,10个分类条目清晰列明。“我们把群众藏在心里的‘难’,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账’,让‘十必联’志愿者走访有‘路线图’,问题化解有‘说明书’。”贺广久说。

这份《十必联“情绪问题”梳理清单》的诞生,源于一场“带着火气”的座谈会。今年春天,泉西村“十必联”志愿者在会上“倒苦水”:“张阿姨总跟儿子吵架,劝了十几次还是堵心,到底咋帮?”类似的困惑让街道意识到,情绪问题往往藏在家长里短中,必须用“精准思维”破题。

于是,志愿者代表、全科联络员、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把日常走访中遇到的“闹心事”一条一条掰扯清楚——“留守儿童不爱说话”归为“儿童心理问题”,“新市民融不进社区”归为“社会适应问题”,最终形成覆盖家庭、就业、邻里等领域的10类情绪“明细账”。

https://www.025ct.com/uploadfile/202511/8e6778d84a915cd.jpg

此外,大泉街道还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对“十必联”志愿者进行培训,以梳清单为指引,方便他们精准操作排查问题,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确保每一户都能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一支“联心队伍”

在大泉街道,“‘1+N’+10”包联体系织成了一张细密的“联心网”:42名村民小组长、481名楼长街长作为“1”,牵头统筹;1801名骨干志愿者带着527支志愿小分队组成“N”,活跃在街头巷尾。

在泉城花都D区,“十必联”志愿者王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承担起了垃圾清运费和公共耗能费的收取工作,确保小区正常运转;在锦凤溪小区,“十必联”志愿者吴文珍开着流动剪发三轮车,上门为老人理发……

与此同时,在城市社区,“六微服务”(即:平时展现一个微笑脸、生日送去一个微礼物、节日递上一个微祝福、培养一个微爱好、邀请参加一个微活动、鼓励展现一个微才艺)让“新市民”找到了“归属感”。

大泉街道大泉社区康馨园小区居民陈女士,回忆起去年生日那天,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暖流。下班刚到家,她就看到“十必联”志愿者站在门口,“姐,知道您喜欢养花,这盆多肉送给您,咱社区明天有园艺课,一起去不?”从那一份充满心意的“微礼物”到“十必联”志愿者对她的“微爱好的关注,陈女士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温暖。陈女士如今成了社区舞蹈队的领舞,每次提起这件事,她总是动情地说:“这里的'十必联’志愿者就像'娘家人’,没把我们当外人。

一个“解结密码”

在大泉街道宗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本“情绪问题跟踪台账”摊开在桌上,每页都详细记录着问题类型、化解进度、责任人和回访情况。“小问题村居办,大问题街道办,难点问题联合办”——这是大泉街道定下的“三级解结法”。

村民孙女士的转变,就是“三级解结”的一次生动实践。“孙女士家有3个小孩,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她性格较为孤僻,常生闷气,不愿出门社交,与家庭邻里之间相处关系也很紧张。”季广静回忆说。在交谈中发现孙女士热爱文艺活动,与季广静有共同爱好。随后,季广静动员孙女士加入村里的演出队伍,联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她“量身定制”方案:先安排志愿者帮忙接送孩子,腾出孙女士的空闲时间;再由季广静一对一辅导朗诵,从客厅“小舞台”到村里的“百姓大舞台”,慢慢帮她找回自信。

如今,孙女士不仅加入村里的文艺演出队,还成为“一镇一韵”大泉街道情景剧人才库一员。在街道举办的“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中,孙女士和季广静登上了舞台,演出时台下掌声雷动。

“基层治理的温度,藏在一次次敲开的家门里,落在一句句暖心的家常里。”大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晴说,自“十必联”群众工作法情绪化解机制运行以来,大泉街道已累计解决近200个“心疙瘩”,“敲门大姐”“楼长议事会”“新市民沙龙”等多个暖心品牌赢得群众点赞。

“大泉街道深入推进‘十必联’群众工作法的实践探索,尤其注重‘情绪清单’机制的精准落地,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层分类的暖心帮扶行动,实现了服务精准化、长效化的双重突破。”大泉街道党工委书记贺广久表示,下一步,大泉街道将紧紧围绕贾汪区委融合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情绪得以有效疏导,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使党群干群关系愈发紧密融洽,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筑牢根基、积蓄动能。(作者:魏稳)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江苏苏讯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