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社区书记当芦蒿“推销员”全镇干部帮蒿农跑腿当起“配送员”

2020-03-03 09:50 来源: 编辑:现代快报 浏览量:0

(通讯员 常松 钱进 记者 孙旭晖)在宿迁市宿豫区陆集镇,利民芦蒿是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往年这里的芦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芦蒿卖不出去,每亩地可能要亏损4000多元。为了帮助蒿农减少损失,利民社区党支部书记闫斯平带动陆集镇80多名干部职工,利用下班时间,充当起了临时“配送员”。截至目前,已帮助销售芦蒿超4万斤。

△菜农们分拣芦蒿

“您好,您之前打电话预定的五斤芦蒿,给您送来了,请您移步小区门口来取一下。”宿迁市宿豫区怡景名苑小区,刚打完电话,周宏就又赶往下一个小区去送菜了。“这都是蒿农现摘的芦蒿,上面还有水珠子呢,得趁新鲜送到大家手里,让大家看看我们陆集的芦蒿有多好!”

△闫斯平帮菜农推广当地芦蒿

周宏是宿豫区陆集镇的妇联主席。这两天,在陆集镇,像周宏这样挨家挨户送芦蒿的党员干部有80多名。往年春节前后,芦蒿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蔬菜。宿豫区陆集利民社区芦蒿基地的蒿农们基本上要在菜棚里连续忙碌12个小时。

但今年,繁忙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蒿农们愁苦的脸。受疫情影响,宿迁及周边城市的大型生鲜销售市场均已关闭,1月28日起,境内外高速出入口陆续关闭,物流公司延迟上班时间,导致芦蒿销量大幅减少。从2月开始,芦蒿生产进入旺季,原本估计今年收成不错,为此蒿农们统一更换了新设施,每亩地的投入成本增加至10000元。往年10元一斤的芦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现在,不仅没有盈利,每亩地亏损达甚至达到了4000余元,很多蒿农望着大片的芦蒿,焦虑万分。

一年两季的利民芦蒿不仅是利民的特色产业,更是500余户居民的全部收入来源,芦蒿卖不出去,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得知这个情况后,陆集镇的广大干部群众想尽办法,尽快把芦蒿卖出去,尽最大努力减少蒿农们的损失。

△镇上的党员干部帮忙跑腿送菜

为保住老百姓的“钱袋子”,宿豫区陆集镇利民社区党支部书记闫斯平既做“指挥员”又当“推销员”,四处联系找销路。“利民社区芦蒿基地位于陆集镇,镇上的干部职工遍布宿豫、宿城各地,他们是一张无形的‘物流网’。”闫斯平介绍,想到这里,他有了办法:通过利民芦蒿土地合作社,建立起了“生产+销售+配送”一体销售模式。

首先通过微信群,发动镇内居民购买芦蒿;随后又通过更多微信群,将利民特产推向市区。关键时刻,利民社区长胜支部的8名党员、2名积子自发成立“让爱直达志愿服务队”,将新鲜芦蒿及时送到镇内消费者家中。陆集镇80多名干部职工也积极响应,他们利用下班时间,充当起了临时“配送员”,就近给市区的预定户配送芦蒿。

截至目前,已帮助销售芦蒿超过4万斤。闫斯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利民芦蒿还走上了网上销售平台,直通市民的“菜篮子”,有望打开更广阔的销路。

(通讯员供图)

原文地址:http://news.xdkb.net/2020-03/02/content_1238002.htm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