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优营商环境赋能自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列在首位。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的重要保证。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调研组调研认为,江苏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自主创新的倍增效应。同时,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更加聚焦深层次产才融合发展,更加重视构建高质量的创新生态,为江苏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教育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产业升级的保证。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形成领军人才引领新兴产业探索、产业人才增强支柱产业能力、技能人才提升产业发展品质的人才生态结构。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创新人才引进和服务的经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打通海内外人才评价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平台集聚人才,让更多的国际创新人才汇聚江苏。
优化创新生态就是增强创新竞争力。构建更高质量的创新生态必须强化竞争性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政府要从产业链入手,积极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效协同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通过产业链优势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形成研发、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了更好发挥制造业优势,江苏率先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集群联盟,探索新形势下先进制造业集群治理新模式,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命运共同体。此外,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在南京揭牌,成为全国第一家该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彰显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信心与决心。
提升营商环境综合性优势。要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多维度设计,实现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法治环境等多领域协同,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能动性,让经营主体敢于作为、积极作为,让更多创新企业脱颖而出。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在22个行业实行“一业一证”改革,审批时间缩减97%;创新非现场智慧监管模式,完成8000多家经营主体风险分级;积极实施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围绕“研发+数据+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条开展制度创新;启用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原创知识产权认证平台,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占全国10%,服务企业6000余家,实现融资196亿元。
(作者为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