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植入新业态,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2023-09-12 13:32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老旧历史建筑修缮后,不仅有了新面貌,更引入新业态,焕发新活力。日前,位于玄武区兰园片区的3栋历史建筑经过近6个月的修缮加固后,作为服务式长租公寓重新亮相。历史建筑从“老”到“新”,折射出玄武区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日前,记者来到玄武区兰园片区,穿行在曲折幽静的兰园街巷中,一抬头,梧桐茂叶掩映下的兰园7号、14号、15号3栋小楼映入眼帘。清水砖墙、多折屋面、灰瓦屋顶,历史建筑特有的文化厚重感扑面而来。入口处的围墙上,镌刻着项目而今的名字——芝兰公寓。

兰园历史建筑之“变”从今年开始。作为重要的历史建筑保护区,兰园片区内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住宅建筑,其中兰园7号、14号、15号建筑为二至三层小楼,集中彰显当时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特点。随着岁月的侵蚀,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让历史建筑走出历史、重回生活。今年,玄武文旅集团启动兰园历史建筑修缮,在东南大学建筑学专家的指导下,对建筑“问诊把脉”,量身定制修缮方案,在砂浆调配、外墙勾缝等方面“抠细节”,力求“修旧如旧”,还原建筑历史原貌。

新业态的植入,更让历史建筑“活”起来。记者走进兰园14号建筑看到,以服务式长租公寓为定位,三层小楼内部划分9套房间,原本的露台区域全数保留,增设厨卫、电梯等配套设施,引入恒温、恒湿、恒氧“三恒”技术。

“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使其适应当下居住需求,是项目团队面临的关键问题。”玄武文旅集团兰园项目负责人刘楠楠介绍,例如,电梯井道选址时,依附原有梁、柱等结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为减少房屋噪声,梁与檩条交接处增加橡胶垫减少摩擦;木楼板加固时,材料均进行防腐防火处理,并于楼板上方增加架空层、填入岩棉。

值得一提的是,兰园修缮过程中老物件都被保留下来,打造为怀旧墙。47块深灰色的瓦片在墙上错落分布,其上印有当时生产瓦片的工厂名,右侧还有盘、碟以及碎瓷拼出的图案。建设中,项目团队也多次与居民、社区沟通方案,通过党建共建协同推进街巷更新,让历史建筑更加融入在地生活。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nj/a/202309/t20230912_3282371.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