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当地薄弱村全部达标出列 “五方挂钩”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3-11-06 09:13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滨海大米、滨海香肠、白首乌、小花生、大套蜜梨、海蜇丝……11月3日,2023年滨海县“五方挂钩”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在宁举行。省委驻滨海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的队员们借势举行的滨海特产现场推介会吸引众人目光,大家争相品尝、拍照和购买。

“五方挂钩”是江苏帮扶工作机制创新。去年6月新一届省委帮促队进驻滨海以来,围绕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发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工作队挂钩的9个薄弱村全部达标出列,滨海去年还首次获得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市区综合排名第一等次,较上年度提升了47个位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滨海是江苏传统农业产区,工作队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眼下正值水稻收割季节,滨海县五汛镇四汛村的稻米加工企业早已腾出粮食烘干房,准备水稻收割加工。“这个稻米加工基地筹资836万元建成,日烘干粮食400吨,年稻米加工能力达1.5万吨,为周边1.5万亩土地提供即收即烘即转即售的全过程服务。”常驻四汛村的帮促队成员刘亮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30年来,江苏省委先后派出23批、434名帮促(帮扶)队员来到滨海,接续推动滨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一届工作队因地制宜打造了四汛村“稻米香”品牌,本届工作队本着一届接着一届干的精神做大做强,指导培育专属稻米和功能性稻米,协调省农科院共建数字化稻米种植试验基地,全力打造集智慧生产、良种选育、研学培训、数字赋能、直播电商为一体的创新示范基地。

“五方挂钩”成员单位还与滨海建立稳固的农副产品销售长效机制,优先采购滨海农副产品超过1000万元,推动滨海农产品上线“鲜丰汇”、国铁商城、建行“善融商务”、溧阳“优鲜到家”消费帮促采购平台。

“五方挂钩”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成员既有省直机关单位、高校院所、大型国有企业,又有苏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蕴含了政策、区位、产业、资本等各类要素优势。工作队积极盘活人才蓄水池,引导省级优质专家人才开展下沉式服务,先后组织百余名专家赴滨海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动省农科院在滨海建立专家工作站,构建多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促进滨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加速培育一批爱农业、有技术、善经营、懂市场的“新农人”返乡创业,让“田秀才”托举起乡村“新经济”。

“我们发现,很多村干部一腔赤诚,但存在有想法缺方法的窘境,尤其在涉及村民致富增收的渠道拓展上。”帮促队队长王伟说,了解基层干部的需求后,技能培训就成了帮促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面向村干部,更辐射致富带头人和有意愿致富的农民。”据介绍,工作队先后选派50名村 (社区)干部赴苏州、常州挂职锻炼,组织优秀村(社区)书记赴苏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为基层干部“充电”,为乡村振兴“赋能”。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311/t20231105_3312494.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