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江苏首例噪声污染生态赔偿生效执行满月 用看得见的赔偿修复听得见的污染

2023-11-10 08:49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修补路面、新建凉亭、补撒草籽……11月6日清晨,寒意逼人,南京市雨花台区贾西新苑小区里却是一派“火热”。活动室刚添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也修缮一新,一处免费维修水电气的便民服务点正在选址。而这些,都是来自隔壁工地的赔偿。

10月1日,全省首例因噪声污染进行生态赔偿的案件——贾西新苑小区生态赔偿案件正式生效执行。根据协议,贾西新苑小区隔壁工地施工单位——江苏某建筑公司要出资不少于10万元,以提供日常保洁、升级小区绿化、完善便民设施等方式,折抵噪声污染环境损害赔偿义务。

今年初,省生态环境厅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鼓励多样化赔偿与修复方式,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初衷和原则是‘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污水、大气、固废这些‘看得见’的损害要赔偿,噪声这种‘听得到’的污染也应担责。”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工地紧邻贾西新苑小区,打桩、浇筑、切割等环节都会产生噪声。今年1—7月,相关投诉工单超过200件。该局前期6次对施工单位作出处罚、要求整改,但由于噪声污染瞬时性、损害难以量化等因素,投诉效果令人难言满意。

既要解决百姓的噪声困扰,又要兼顾重大项目施工进度,还要配合属地社区化解矛盾纠纷,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局提出生态损害赔偿的想法。今年9月,专业机构环境监测显示该工地噪声确实超标,该局联合区检察院、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及施工单位,先后召开7次会议就生态赔偿进行磋商。最终,江苏某建筑公司与油坊社区签订“1+1+X”生态赔偿协议,除了加大环保投入、提供绿色补偿,还根据老旧小区实际需求,创新性开展党支部共建、工人志愿服务进小区等多项“替代修复”。

把实惠切切实实“还”给百姓,施工单位还想方设法“修复”自身造成的污染。工地围起10多块2米高的隔音板,混凝土车全部配备对讲机,钢筋绑扎工艺从锤子改成盘扣,易产生噪声的器械先异地加工再现场组装……“一点点找准原因,一项项调整工艺,在保质保量完成工期的前提下,尽力让周边百姓睡上好觉。”江苏某建筑公司负责人说。

如今,协议生效执行满月,施工单位从环境污染者变成守护者,居民的态度也在改变。“过去是排斥、不待见,现在还会相互做工作,劝说要理解、要看长远。”油坊社区居委会委员贾乐禹说,近一个月,相关噪声工单降低超三成。

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贾西新苑小区生态赔偿案件的期限为今年10月1日至明年7月1日,该局将对协议执行全程监督,并在协议期满后组织验收,确保用看得见的赔偿修复听得见的污染。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311/t20231110_3315828.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