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弄潮儿 奋力挑大梁|从卖绿电产品到卖“解决方案”!溧阳立足产业优势建成五大微电网示范项目
电网供电量、光伏发电量、企业用电量、储能放电量……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溧阳高新区创智园的零碳场景创新中心,通过微电网管控平台大屏可以实时看到园区电能的源、荷、储、充数据。一期项目投运近一年,产生效益超8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5000吨。
作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微电网是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全国县域规模第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与智能电网产业优势,溧阳打造“两网一中心”(智慧能源网、智能运载网和零碳场景创新中心),建成覆盖产业园区、绿色工厂、智慧楼宇、田园乡村、道路港口等运载场景的五大微电网示范项目。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表示,溧阳将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微电网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溧阳方案”。
打破壁垒,
为前沿技术提供试验场
上面发电,下面充电。在创智园内,“头顶”光伏板的园区道路是常州首个、省内规模最大的光伏道路项目,道路两旁设有光储充一体示范站点。在这个场景中,分布式光伏、大容量储能电池、智能充电桩等产品全部来自时创能源、江苏时代、英飞源等溧阳本地企业。江苏英飞源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韩涛介绍:“路边这款V2G充电桩不仅可以用于新能源车充电,还可以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变为储能设备,实现新能源发电消纳以及保障公共场所应急用电。”
新技术、新产品的验证需要找到场景落地。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说,园区主动敞开空间资源,为企业解决“场景哪里找”的问题。
创智园微电网由苏控集团投资,与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合作建设,接入大电网,实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园区内,光伏发电100%就地消纳,度电成本降低0.2元/千瓦时。国网溧阳市供电分公司总经理王宁介绍,封闭的微电网只能做到可观可测,“上网”后微电网实现可调可控,与大电网形成互补互济的良性互动。
通过“政府授权、电网主导”的模式,溧阳率先探索县域级虚拟电厂平台建设。王宁说:“虚拟电厂可聚合各类型微电网,目前可调负荷达15万千瓦,相当于1.5个沙河抽水蓄能电站。”
国有企业投资、本地企业参建,打通市场化运作路径。苏控集团相关负责人孔耀说,创智园微电网一期项目投资3900万元,建成后年光伏发电量达520万千瓦时,预计5年内可收回建设成本。去年,溧阳“场景创新推动近零碳园区建设”入选中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并推动相关政策更新。日前,省发展改革委将园区道路、乡村道路等4类道路全部纳入场景建设范围,进一步打破空间壁垒,加速微电网走进更多公共场景。
再塑优势,
产业“组团”抢占市场
“创智园的分体式储能柜项目已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推介名片。”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文俊告诉记者,来自罗马尼亚的客户正在和企业洽谈相关业务。在溧阳建成的五大微电网示范项目和零碳园区场景中,95%的产品来自本地企业。产品有了,谁来做整合?场景应用中出现的新需求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华鹏分体式储能柜所使用的Pack电池包来自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经过半年调试运行,华鹏不断优化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从变压器产品供应商到新型储能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变。
场景创新助力本地产业“组团”抢占市场。去年,溧阳新型储能产业联盟成立,构建起从上游电池材料、中游储能系统到下游电力系统储能应用的全产业体系。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军说,场景应用的成功案例带动企业出口转内销,公司通过对接国内市场新增7000万元销售额。
10年合作,宁德时代连续投资7期百亿元项目“重仓”溧阳。目前,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产品全球出货量均位居行业第一。为助力企业应对欧美“碳壁垒”限制,提升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国际竞争力,溧阳试点打造近万亩集中式渔光互补项目,配套建设8公里电网专线,点对点为江苏时代输送绿电,预计一、二期并网后可形成5亿千瓦时绿电直供。
模式输出,
“溧阳方案”积极“走出去”
喝一杯咖啡的时间,电就充满。去年投运的常州五星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站为周边社区构建起“15分钟绿电生活圈”,充电价格处于常州地区“洼地”。该项目由江苏平陵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案打造,产品几乎全部来自溧阳制造。通过海绵电力技术,储能系统在夜间国网谷价时充电,日间储存光伏发电,在提高城市电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让用户感受到了“电价友好”。
微电网改变了传统的“源随荷动”线性模式,通过“源荷互动”柔性模式实现“削谷填峰”,用更少的配电投资换取更高的配电使用效率。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进入技术平台期,实现技术集成、场景应用尤为重要。平陵集团董事长周京辉介绍,在“电动溧阳”建设基础上,集团持续优化城乡充电设施布局。目前溧阳全市车桩比近2:1.具有微电网建设的良好基础。
携手本地企业,溧阳探索打造五大微电网示范场景的解决方案,推动地方探索走向全国标准。江苏天目湖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俊告诉记者,由溧阳牵头起草的《新型充电基础设施电源配置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已经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实施,包括与微电网场景匹配的创新产品储充一体设备的相关标准。
从卖单一产品到卖“产业链”,“溧阳方案”正积极“走出去”,参与中兴南京研发中心、杭州温德姆酒店等光储充放项目建设,有效补充了商业酒店等应用场景。今年,平陵集团计划推进13个新型智能微电网项目,将打造常州最大的“车网互动”南山竹海光储充场站项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张宇熠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