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360°|25年后或被淹,这个太平洋岛国将“举国搬迁”

2025-08-01 09:15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据《参考消息》等媒体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近日正式启动“气候签证”抽签程序。作为全球首个因气候变化而实施整体人口迁移的国家,图瓦卢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应对生存危机——将居民逐步迁往澳大利亚,并同步推进“数字国家”建设,在虚拟空间中保存国土记忆与国家认同。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个国土面积仅2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万的小国,正经历一场历史罕见的地理和制度双重转型。

生存边界不断压缩,图瓦卢25年后或被淹

在2023年之前,图瓦卢看起来和任何一个常被印在风光明信片上的岛国没有任何区别。被殖民的历史早已过去,独立后尽管工业脆弱,传统的渔业、农业和外汇收入也足以维持平静的生活。图瓦卢还有一项特别的收入——互联网域名收入,因为图瓦卢(Tuvalu)的互联网域名“TV”引得全球直播平台、视频网站和电竞公司等的争相购买,域名每年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然而,这个全球面积第四小的国家地势极低,平均海拔不到2米,据预测,如果全球海平面上涨趋势继续,2050年时包括其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将低于涨潮位,意味着该国将从地图上消失。

事实上,在此之前,随着海平面持续上升,图瓦卢的土地已经逐渐被海水吞噬、淡水资源也不断遭受污染,农作物歉收变成了这个小国家的常态,图瓦卢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2021年,图瓦卢的外交部长在西蒙·科菲(Simon Kofe)在为全球气候变化峰会(COP26)提前录制的视频中身着西装,卷起裤腿,站在齐膝深的海水中发表演讲,呼吁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一举措也让图瓦卢面临的气候危机来到了世界的目光之下,他说:“我们正以最实际的方式展示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向世界传达一个讯息:图瓦卢无法再等待。”

举国移民与数字迁徙:来自图瓦卢的“双重应答”

面对生存威胁,一项史无前例的气候签证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2023年,图瓦卢与澳大利亚签署《法莱皮利联盟条约》,确立每年280个“气候签证”名额,首轮申请期为今年6月16日至7月18日。据澳方数据,共有2474个家庭组、8750人报名,几乎覆盖全国主要人口。7月25日,首批280人已通过抽签选出,计划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分批完成。

图瓦卢方面表示,获选者将以永久居民身份定居澳大利亚,并保留图瓦卢国籍。根据协议,移民可享有教育、医疗、税收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尽管迁移人数相对有限,但从法律框架到社会政策的全面配套,使这项计划具备一定示范性,也被部分媒体称作“气候适应机制的新尝试”。

移民并不是图瓦卢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在“身体”逐渐撤离国土的同时,图瓦卢也在努力保存其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方式。自2022年起,图瓦卢政府宣布启动“数字迁徙”计划,试图通过建立一个“虚拟国家”来保存其地貌、文化、制度和主权认同。

具体而言,该项目正在运用数字孪生与区块链技术,将岛屿的地理形态、居民生活、语言文化、制度体系等核心要素进行虚拟建模,并构建去中心化的云端“数字国家”。图瓦卢还提出设立“数字护照”,用于记录出生、婚姻、死亡等民事事务,力图在国土彻底消失后维持国家运转的基本功能。

这一设想不仅具有高度象征性,也引发了现实层面的讨论。据悉,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构成国家的四要素为领土、人口、有效政府和外交能力。图瓦卢未来或将失去前两项,“数字国家”正试图以技术回应制度空缺,提出“没有领土的国家”是否仍存在这一全新命题。尽管国际社会尚无明确共识,但图瓦卢的探索,正在推动“气候主权”这一概念从学术讨论走向现实实验。

当“气候迁徙”成为现实,全球制度准备好了吗?

图瓦卢的境遇不是特例,而是正在逼近现实的“未来预演”。同样地势低洼、生态脆弱的岛国如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等,也面临类似的困境。澳大利亚正在与基里巴斯商议类似的移民协议,全球“气候迁徙”的先例可能就此被逐步建立。

然而,国际制度仍显滞后。联合国《难民地位公约》尚未承认“因气候原因迁移”的人群为合法难民。根据现有条款,难民的认定标准集中在因种族、宗教、政治等因素遭受迫害者,环境灾害并不在此列。图瓦卢人的整体迁徙正暴露出这一国际制度的空白,也引发“如何重新定义国家、主权、公民权”的深层次思考。

事实上,图瓦卢的选择曾被部分媒体称为“成功的气候适应范例”,但它同时也揭示了全球治理体系在面对环境危机时的局限。如果一个人口只有万余的小国实现整体迁移都需多年谈判与精密执行,未来当数百万、上亿人面临迁徙压力时,世界该如何应对?图瓦卢就像气候危机中的金丝雀,率先发出了哀鸣。在一些富裕国家仍围绕能源利益争夺话语权、为碳排放权博弈之时,全球南方的低地国家正在以存亡为代价承担后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周娉羽(实习)

来源:央视网、参考消息网、红星新闻等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507/t20250731_s688b5b1de4b009679837d1bb.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