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重塑“升学礼”:沭阳“请”千名准大学生带家人去看《南京照相馆》
交汇点讯 一场电影,代替了喧闹的宴席;一次陪伴,胜过了万千的祝福。8月2日,一场特殊的“升学礼”在宿迁市沭阳县多家影院温情上演,作为全县第六季“拒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主题活动的亮点之一,沭阳一共有上千名准大学生与父母一同观看了热映影片《南京照相馆》,在特殊“升学礼”中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8月2日下午,沭阳县幸福蓝海影城。大屏上播放着影片,观影区座无虚席,准大学生们与父母相伴而坐,共同沉浸在影片所描绘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苦难史与波澜壮阔的抗战史中。本次观影活动由沭阳县委宣传部、沭阳县文明办、沭阳县教育局发起,中央商场幸福蓝海国际影城、三匹马幸福蓝海国际影城、SFC上影影城、万达影城、爱琴海中影南方影城、大都会影城、时尚国际影城、华夏国际影城、贤官影院赞助开展,面向准大学生共送出2400个《南京照相馆》观影名额。
光影为媒,情感共通,这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让在场的每一个家庭都深受触动。“比起‘升学宴’的热闹,这场电影让我更明白,现在能安心走向新旅程是先辈用苦难铺的路,我们该带着这份铭记前行,才对得起那些未曾远去的目光。”准大学生陈晶晶在观影后感慨道。她的感言道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
“以前总觉得孩子考上大学,要办场宴席才风光。今天看完电影才明白,这种带着孩子铭记历史、感恩生活的陪伴,比任何宴席都更有意义。”家长宋广会先生表示,这样的亲子活动,让家庭情感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中得到了升华。
这场特殊的光影之约,是沭阳县连续六年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缩影。几年前,作为全省人口大县和教育大县,沭阳一度深受“升学宴”“谢师宴”的困扰。铺张浪费、人情攀比,让本应轻松的喜事变成了许多家庭的“甜蜜负担”。
“以前半个月收到的请帖,就能‘吃光’一个月的工资。”市民王女士回忆。
为破除陈规陋习,自2020年起,沭阳县在全国率先发出“拒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的倡议。六年来,在“党委号召、政府推动、家校社协同”的模式下,这项活动已从“一纸倡议”发展为“全民行动”,成为当地移风易俗的“金字招牌”。
今年,全县11所高中的校长再次联名发出倡议,各校家长委员会也集体附议,倡导以“一张合影、一条短信、一次谈心”等简约而温馨的方式表达感恩与喜悦。据了解,目前在沭阳县2025届高三毕业生家庭中,已有超过90%主动放弃办宴计划。
不办宴,做什么?沭阳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人生需要仪式感,但不能把宴请作为唯一的仪式。”正如江苏省沭阳如东高级中学校长周桂官所言,真正的成长在于回馈社会。
如今,“不办宴,去实践”已成为沭阳学子的新风尚。除了组织本次观影活动,沭阳县还策划了关爱留守儿童、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以及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研学活动,引导准大学生们在奉献与感悟中提升素养、树立志向,让这个毕业季因充实而更有价值。
喜事何须竞奢华,清茶数盏情更真。从“人情债”到“文明账”,从“舌尖上的浪费”到“心坎里的情意”,沭阳县用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明实践,成功地为“升学礼”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文明新风在花乡大地蔚然成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相哲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