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重大项目进度条“加速加载”,上半年完成全年三分之二投资
2025年时间已经过半,无锡重大项目建设的“期中成绩单”亮点纷呈。年初,无锡共有53个项目入列省重大项目清单,其中44个为重大产业项目,当年计划投资265亿元,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截至今年6月底,无锡的省重大项目和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均超额完成半年度目标任务。其中,50个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74.27亿元,投资完成率66.8%;18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7.02亿元,投资完成率64.8%;滚动实施44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917.1亿元,年度投资目标完成率61.1%。
政策加码+要素保障
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回看年初省重大项目清单,无锡入选的项目多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集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既代表无锡重点产业的先进水平,更清晰勾勒出无锡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为保障重大项目的有序实施、高效推进,无锡构建起一套全周期、精细化的保障机制:以季度观摩、双月推进、月度调度为抓手,叠加“54321”工作机制,实现从签约备案到竣工投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同时,对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全覆盖落实分级联系服务,逐个明确专人负责,确保项目需求精准对接。
“今年全市印发《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全流程提速项目审批时效、精准化加大项目要素支撑、穿透式强化项目调度推进,在项目审批、要素支撑、调度推进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无锡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重大项目建设离不开用地、环评、资金等要素保障。截至目前,无锡的省市重大项目用地总体保障率超九成,宏光、德力佳、华进等项目成功获省级约230亩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全面推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已实现8个批次(项目)合并办理,总体申报审批周期较合并前缩短2个月以上。
围绕环评保障,无锡上半年完成2025年省重大项目环评审批35个、市重大项目环评审批333个。同时落实《无锡市排污总量指标“市控+区配”管理办法(试行)》,新入库减排项目110个,有效保障重大项目新增污染物平衡需求。
在资金保障上,组织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走访各类项目,推动实现省市重大项目走访全覆盖。上半年,45个重大项目已获得融资授信111.8亿元;7个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申请省级贷款贴息1200多万元,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向“新”而动+聚链成势
核心领域项目展现“硬实力”
盛夏晴空下,无锡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总部园区已正式投用,焕发出崭新活力。透过光洁的玻璃幕墙望去,园区内既有可容纳上千个工位的办公大楼,也有能容纳1000多人居住的宿舍楼,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
“我们的二期项目是今年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投用后将与一期项目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集成电驱项目的研发、试验、制造、销售和运营。”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霄喆表示,二期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动无锡汽车产业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提升无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崛起。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星驱科技尽管成立时间还未满4年,但其生产的电驱动系统已实现全球交付,电机下线量突破百万套,装机量稳定在行业前列。2022年,星驱科技落地无锡,完成“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封顶、当年投产、当年开票”的壮举;至今,公司已拥有26条生产线,全面覆盖从电驱核心零部件到总成系统的一站式高质量生产。
“无锡给企业提供了‘保姆级’的服务保障,让我们更有信心在这里扎根。今年公司销售实现多点开花,已与全球20多家客户签订合同,预计年销售额达近40亿元。”林霄喆透露,未来星驱科技还将陆续加大产品技术输出,也将继续扩产,以更可靠的产品、更敏捷的交付速度服务全球客户。
近年来,空天产业成为无锡重点发力的新赛道。依托完备的制造产业体系,无锡打造出富有特色的空天产业生态圈,集聚众多相关产业。东方空间便是其中之一。
2024年1月,东方空间首款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首飞告捷,一举创下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近期,东方空间又传来好消息:中大型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引力二号”完成“三合一”联合热试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今年底具备首飞条件。
科技成果取得突破的同时,地处梁溪区的东方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项目一期厂房主体也完成了验收,预计9月底完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无锡乃至江苏的航空航天产业链,形成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依托无锡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优势,目前公司65%的发动机零部件产值已在无锡实现,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推动供应链深度融入无锡本土产业生态。”东方空间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将目光瞄准苍穹,无锡微纳星空商业卫星制造基地项目现场正进行A、B厂房主体结构施工,计划于2026年9月竣工投产。项目达产后,计划年产卫星150颗。
作为无锡空天产业生态圈的关键制造环节,微纳星空基地的建成将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强化无锡空天领域的设计研发、核心制造与总装集成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向更完整、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聚力攻坚+赋能未来
乘势冲刺全年“满堂彩”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无锡正以更精准的举措攻坚破题,全力推进省市重大项目的高标准完成。
锚定目标强攻坚,落实项目建设“时间表”。紧扣年度目标,深入实施“五百工程”,将新项目开工攻坚作为核心抓手:对未开工省重大项目实行“周调度”,确保三季度前全部开工;同步细化月度目标任务,建立“节点跟踪+过程督导”机制,通过强化服务、保障进度、推动达产,全力确保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市重大产业项目15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如期实现。
完善机制优服务,疏通项目推进“难堵点”。深入落实《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的若干政策措施》,强化要素保障与项目服务精准匹配,推动重大项目滚动实施、接续发力。建立重大项目困难问题即时响应机制,深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对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解决路径”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协调有速度、解决有力度。
前瞻谋划强储备,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无锡持续加码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攻坚,坚持质量与效益优先,统筹推进外资招商与内资引进、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外部引进与本土挖潜;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聚资源、引项目。同时,强化招引签约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提升项目落地转化率,做大做强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为长远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喻婷 李楠 段丽娟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