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活力中国调研行|没想到!全国十分之一的汽车在这座江港出口

2025-09-18 09:32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菜菜 浏览量:0

每天,太仓港这座“跨洋之桥”,源源不断将国产车送往世界各地。平均每十辆出口国产汽车,便有一辆从此发往全球。

去年,太仓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8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6年居长江第一、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十。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团队来到这座我国汽车出口核心枢纽,探看这里如何从内河港跃升为“长江第一大汽车出口港”。

从运木材到运汽车的转变

走进太仓港,但见“汽车码头”的一个泊位上,巨大的汽车滚装船“玉衡先锋”号正在紧张作业,奇瑞、长安、江淮等崭新的国产汽车有序登船,即将装载3600余辆商品车启程前往东南亚,要不了多久,远在泰国和印尼的客户就能收到货。

这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集散地。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儿七向记者展示一组数据:今年1—8月,太仓港出口汽车达51.3万辆,同比增长64.3%,已突破去年全年太仓港出口总量,创历史新高。

然而,直到八年前,太仓港还只是一座以木材贸易为主的“小江港”。当年,太仓港随处可见的是原木、卷钢这两大传统货种,相关业务占八成,从传统散杂货作业向着新型高端制造物流转变迫在眉睫,亟须“自我革新”。

2017年左右,新能源车产业开始爆发,国产新能源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出海”需求增大,太仓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键转变,逐步展开对汽车出口码头的研究和布局:中远海运商品车出口专线开通、全球首创“可折叠商品汽车框架箱”、实现新能源汽车专班首航……直到2022年12月,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开工,并于2024年12月运营,让太仓港汽车出海能力实现巨大飞跃。

截至目前,太仓港已累计停靠船舶超500艘,汽车业务总量突破60万辆,其中外贸出口量超40万辆,出海的汽车覆盖欧洲、南美、非洲等116个国家和地区。

既有“先天优势”,也要“后天发力”

为何“中国造”汽车选择在太仓“出海”?

“太仓港拥有‘公铁水’三网交汇的核心和先天优势。”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单船主管孟佳旻说。

优势有多大?“一台刚出厂的车,平均不到几天就能从太仓通往世界的许多地方,这个速度令人惊叹。”刘儿七从事码头货运多年,他对比着感慨:这里码头紧邻S80高速,具有公路运输的便捷性;以西连接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并配备专业铁路卸车平台,适合大批量、远距离的汽车集疏运;地处长江入海口,可提升水路转运效率。

除了凭借先天优势,也需后天发力。

依托苏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长三角核心区位优势,太仓港较早采用了一批拥有世界领先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少有的高端化设备,并将这些技术运用到运营中。比如,在“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模式中,48英尺框架可平铺装载3台整车,在船内可堆8层高,像积木搭建一样在船舱内有序摆放,既保证了运输安全,又能够节约空间。

“汽车生产企业需要的托运方式,太仓港均可一站式提供。”孟佳旻告诉记者,汽车企业只需要将整车交到码头,港口负责“商品车端到端服务”的物流协调和现场执行,装箱、海运及拆箱,整车交付给收货人,保证根据企业需求保质保量平稳发运。

口岸营商环境的优化、相关政策的支持,为出口护航。方健介绍,太仓海关设立汽车出口专窗,并引导企业规范申报,同时推广“绿色通道”等惠企政策,综合运用智慧水运系统、无纸化审批等“智慧海关”手段,压缩船舶靠泊等待时间,提升通关效率。

一批批“中国造”车在太仓港集结,由此启程奔赴世界各地的旅程。从“基础物资”到“科技旗舰”,太仓港完成了历史性的动能转换,正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征程上不可或缺的“启航点”。

打造“出海门户”,向“世界枢纽”进发

瞭望广阔市场,太仓港还有更大的“使命”,谋划下一盘“大棋”——瞄准世界级枢纽能级的目标,成为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出海门户”。

离“汽车码头”不远处,在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1292米的岸线上,4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停满大型驳船,驳船上正在装载风叶、设备、集装箱等准备出口。自从这个全国内河及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后,这种船舶“满载而出”的景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高水平的集装箱四期码头已经成为太仓港的基础设施,而像这样常见的基础设施也保障了港口能级的提升。”太仓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操作部经理刘斌说。

“发展港口经济,是打造世界级枢纽的必然。”方健介绍,当地正推动产业与港口功能深度融合,聚焦汽车零部件、船舶海工等高端装备制造,借助枢纽优势实现产销运一体化,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如今,太仓港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博世亚太物流中心正式签约,集装箱五期、华能煤炭二期等工程稳步建设,整个已开发岸线总长15.69公里,建成泊位99个,形成“江海河、公铁水”无缝衔接的集疏运网络,大幅提升了大宗商品的流转与交易效率。

“能级提升必然绕不开‘新货种’和‘新业态’。”方健说,太仓港是进口水果、粮食、水生动物和肉类等多种指定商品的入境口岸,资质门类齐全。就在去年,港口重点打造高端冷链农产品进口标准化体系,以“蟹将军”为代表的俄罗斯帝王蟹进口项目顺利启动,澳尔泰渔业、德流冷链等公司也相继进驻,并成功完成全省首单冷冻海鲜进口业务。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更多“新货种”和“新业态”开始成为太仓港的“常态”。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509/t20250917_s68cabeb5e4b0f535c8e8c03a.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