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滨海韧性 推动蓝色创新 “构建可持续滨海管理伙伴关系”特色活动在盐城举行
交汇点讯 9月24日下午,2025全球滨海论坛“构建可持续滨海管理伙伴关系”特色活动在盐城顺利召开。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区域合作,汇聚政府、发展伙伴、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的力量,共同支持可持续的滨海与湿地管理;同时深入探讨“自然—粮食”纽带,强调健康生态系统在维系渔业、水稻种植、生计、营养与气候适应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展示综合湿地管理、蓝色经济投资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创新实践,激发可推广、可融资的项目储备。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滨海湿地是我们得天独厚的生态瑰宝,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屏障。多年来,盐城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守护这片蓝色家园。从积极推进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到大力实施滨海湿地修复工程;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盐城在可持续滨海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也深切体会到,滨海生态保护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全球携手、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
“滨海区域和湿地为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提供食物、就业与气候韧性。它们是无数物种的栖息地,其中包括全球濒危的候鸟。但这些区域正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污染、过度开发和栖息地丧失的多重压力。”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东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斯科特·莫里斯在致辞中表示,伙伴关系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最有力工具,通过将国家优先事项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并将自然与海洋的价值纳入经济决策,就能够释放蓝色经济的巨大潜力。
“通过在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合作,不仅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更是在为亚洲乃至更广范围投资一个具有韧性、粮食安全和繁荣的未来。”亚洲开发银行行业发展局农业、粮食、自然与农村发展分局(SD2-AFNR)局长张庆丰以“努力协作以有效保护滨海生态系统”为题为会议作了背景介绍。
活动期间,专家学者围绕“区域迁飞路线与滨海韧性”“蓝色经济”作主旨演讲,并开展深入交流与对话。
“伙伴关系至关重要,生态系统不仅是全球的重要资产,更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公共财富。唯有携手努力,才能共筑可持续的未来。”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阿西夫·奇马作闭幕总结时表明。
本次活动通过多国、多部门对话,为区域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前瞻思路与务实路径,进一步强化了全球滨海治理的协作网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华钰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