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社区垃圾分类 老兵坚守志愿岗位
助力社区垃圾分类 老兵坚守志愿岗位
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安新村社区四个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位上活跃着5位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充分发挥着垃圾分类宣传员、巡查员、指导员的作用。身穿蓝色垃圾分类马甲、戴着口罩和橡塑手套,无论风吹日晒,坚守在岗位上,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四分类的正确投放,引导居民“破袋”自查,正确分类。自查自纠并做好登记工作,用自己的志愿服务感染周围的居民。
正式上岗前,尧安新村社区认真摸排、筛选确定每个小区垃圾分类站点的志愿者人选,多次上门确定志愿者候选人的意愿和能力。组织多场培训,增强志愿者们的业务能力,经过筛选的志愿者们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培训。
其中有一名叫张新奇的退休老兵,平日里就积极响应社区的各项工作。此次社区邀请他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他欣然接受。之后的他不断巩固业务知识,认真参与每场垃圾分类培训。正式上岗前,他为了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居民分类不出错,他不顾岁数大和视力模糊,白天黑夜戴着老花眼镜学习宣传册,“干电池是有害垃圾…吃剩的饭菜是厨余垃圾…外卖残留物要分开放…”。一把年纪的他竟通过不懈努力对垃圾分类的业务掌握的比年轻志愿者都快。对于他如此敬业的精神,社区和居民无不纷纷点赞。
“社区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行动、宣传引导等举措,发挥“1+N”帮带效应,形成家庭广泛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社区环保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志愿者不仅率先垂范,遇到居民扔错垃圾时,他们都会耐心地解释。正因为他们的身体力行,带动和感染了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之中。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细化到各网格,发动党员、退休职工骨干、城市治理志愿者、全科社工等社会力量,让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深入践行垃圾分类集成改革的“尧化模式”,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正确率。(祁雨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