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许高村:从60后到00后 奋战“疫”线 志愿精神在传承

奋战“疫”线 志愿精神在传承
2021-08-09 14:53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连日来,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许高村自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起,涌现出一支平凡的普通人,坚守在抗“疫”队伍奋战在社区村一线。他们中有60后至80后,也有90后、00后。尽管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疫情防控志愿者”。他们每天都做着平凡而琐碎的事,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坚守在一线值守点查验登记,参与防控知识宣传普及,为群众提供关爱帮助。

60后杨世宝:党员家庭的“大家长”

图为杨世宝(中)捐赠防疫物资

“我报名站岗!”今年57岁的党员杨世宝向社区递交战“疫”申请。据悉,杨世宝家是一个党员家庭,一家4个党员。儿媳刘亚云是许高村党委副书记、儿子杨大海是街道工作人员,多日来夫妻俩一直在奋战在防疫一线,杨世宝也深受鼓舞。“作为家里的大家长,我可不能落下。白天上班,晚上到卡点值班。”就这样,杨世宝主动请缨到大岘卡点上岗了。

除了一线防疫,后勤保障也没落下。8日,“红马甲”杨世宝向社区捐赠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吃好喝好,咱才能继续战斗!”

70后孙克华:志愿者“老面孔”

图为孙克华对车辆进行登记

70后志愿者孙克华,是许高村志愿服务队伍中的“老面孔”,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中,就曾在值守点上志愿服务了30多天。“作为一名党龄将近30年的党员,我觉得身上有责任!这时候党员不上,谁上?”在被问到再次志愿报名原因时,孙克华铿锵有力得回答道。

孙克华的主要工作是许高村上龙卡点的值守工作。上龙卡点作为村庄最主要的进出口之一,车辆、人员流量大且复杂,光是一天的登记量就300余条。不管是外来车辆,还是村庄熟人,登记、询问,孙克华一个不漏。有村民抱怨说他不通人情,孙克华挠挠头,“我这是为村民负责、为社区负责,对事不对人,还希望乡亲们理解。”

80后唐靓:小身躯爆发大能量

图为唐靓在引导核酸检测人群

“来来来,身份证拿手上。注意脚下‘一米线’。保持距离!”一声声清脆高亢的声音在许高村全员核酸检测点上不断回响。这个声音来自于一个瘦小的女生唐靓。

唐靓原是一位美容技师,是村里一贯的“热心肠”,第一时间就申请做志愿者。早8点到晚8点,一站就是12小时,但仍没有一句抱怨。“你们先吃,我不饿。”每到换班,她总是这么说。

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时,唐靓因连日来的志愿工作,身体抱恙,没能参与。“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辛苦大家了!”等到8号的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她又满血复活,重新回归战“疫”场。

90后李传馨:带动身边人一起抗疫

图为李传馨查验往来车辆信息

1997年出生的李传馨,是横溪幼儿园的老师,也是一名年轻党员。看到村里发出的志愿者招募通告,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先是大岘卡点、后在陈塘卡点,哪儿需要人,李传馨就在哪儿。“以前看新闻了解防疫一线人员的工作,这次亲身上阵,我终于感受到,什么叫‘胸前的党徽更亮了’!”

李传馨不光自己坚守“疫”线,也带动着身边人加入战“疫”。李相明是李传馨的叔叔,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他正在上盖村的疫情防控点当志愿者,负责登记、查验往来车辆和人员的信息。

00后朱静:“靠谱”的00后

图为朱静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

2000年出生的朱静,是南京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学校时就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她看到街道团工委的招募令后,就主动报了名。朱静年纪小、话不多,但责任心强、做事认真。全员核酸检测时,就在现场负责秩序维护、引导人群。平时,就在社区门卫值守点,负责查验登记。20天来,从未休息一天。靠谱!这是所有人对朱静的一致评价。

妈妈心疼她:“这么些天,黑了也瘦了,要不咱不去了吧!”朱静反过来安慰妈妈:“做事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逃兵咱可不能当!”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