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丨形成社会合力 共应就业难题

形成社会合力 共应就业难题
2023-09-04 08:40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1100万人,这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后续影响下,许多行业和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就业难度加大。针对这一形势,国家统计局于8月15日发布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内容是就业总体稳定,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表示欣慰和鼓励,有人表示怀疑和质疑,有人表示无所谓和漠视。舆论的强烈反映,代表我们更要正视当前就业形势。

毕业生就业,要打消顾虑,重新认知。毕业生就业难,首先要探究内因,也就是事情内部的矛盾性,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当前形势中,部分毕业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此,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直面求职压力,首先应该调整自身心态,降低期待值,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以及正确的求职观,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职业规划选择求职目标;其次,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部分同学一次失败后就会陷入焦虑、失望的心态中不能自拔,进一步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要及时调整在就业过程中形成的挫败感和信心,认识到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和效率,促使心理健康。思想上没有包袱,才能轻松上阵、顺利就业。

毕业生就业,要追根溯源,供需平衡。大学生就业难,归根结底在于两种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一方面,是当前市场上职业需求的不平衡。有的行业供不应求,大量劳动力空缺,而有的行业不仅岗位严重不足,甚至常年招不到人,此现象在技术职业方面尤为严重。这不仅要求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通过适当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改进职业教育模式、规范职业教育办学方式为产业一线输送更多技能人才,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更要求社会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印象,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另一方面,是高校提供专业、课业的不平衡。高校必须要做好市场需求调研,及时掌握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市场需求来指导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力量。同时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把就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贯穿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唯有保证就业供需平衡,就业形势方能得到改善。

毕业生就业,要稳定大盘,创造环境。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发生,不仅有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招聘需求减少的原因,也是大量毕业未就业人员、社会各类人员参与竞争所导致。因此,要做好稳定经济大盘,保障岗位供给。首先要通过减税降费、扩大放贷种类与时限等系列经济政策,为企业减轻压力、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拉动企业发展引擎,促进用工需求增加。其次,要加大关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服务领域和公益事业中增加就业机会,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第三,要适当关照长期失业人员,不仅要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培训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劳动者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更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还要积极推进创业支持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拉动创新,加速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探索多种经济形势。

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讲到: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因此我们要落实总书记关于就业问题指示批示,将就业作为长期重点工作,以久久为功的毅力,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扎实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稳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稳定,保障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田承浩)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