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给“发烫”的打印机去去“虚火”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打印机作为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应成为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信息精准传递的利器。然而,在不少工作场景中,打印机却意外地成为了形式主义泛滥的“见证者”。其日夜不息的“发烫”工作,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折射出基层工作中形式主义的根深蒂固与亟待解决的困境。
近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提到:在江西省一个会上,一位省领导对处理文件材料的浪费现象提出了批评:“就一个字用笔改下就行,小账也是账啊,这种钱乱花,别的钱也可能大手大脚。”一番话引发在场人深思。
形式主义的滋生与蔓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结果。其中,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扭曲是首要原因。他们将工作成效简单地等同于材料的数量和会议的规模,忽视了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效果。这种追求表面光鲜、忽视实质内容的做法,不仅背离了党的优良作风,更损害了政府形象,阻碍了工作实效的提升。
面对这一困境,强调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视为必须铲除的“顽瘴痼疾”。上世纪80年代,他在河北正定任职时,就曾警告那些沉迷于简报和形式化工作的部门,要“没收打字机”,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机器的“降温”,更是对形式主义“虚火”的清算,对当下治理形式主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不久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要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
因此,为了给“发烫”的打印机去去“虚火”,我们首先应须改革现行的评价体系,减少形式化的指标权重,增加实际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等实质性内容的比重。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中去。
其次,还应在全党全社会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鼓励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倡导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和问责,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震慑力,让形式主义者无处遁形、无所遁形。
给“发烫”的打印机去去“虚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只有当我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优化好评价体系、减轻好基层负担、大兴起求真务实之风时,才能让打印机回归其应有的角色——成为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工作实效的得力助手,才能让基层工作更加扎实有力、更加贴近群众,才能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在求真务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河北省辛集市委宣传部 张天放)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