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青年干部在基层“百炼成真金”
“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党员队伍的生力军、共产主义事业的接棒人,青年干部要敢于在复杂严峻的基层环境中面对困难,接受挑战,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不断地自我成长与磨练中,蜕变为我党事业的中流砥柱。
基层环境为青年干部筑牢初心使命。基层是党员干部保持初心,不忘使命的精神沃土,涌现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榜样事迹。大学生村官杨宁,卖掉自己的婚房,苦心孤诣的帮助村民脱贫;青年楷模黄文秀,不忘初心,为了家乡的脱贫建设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代愚公毛相林,不被困境束缚,带领村民开辟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这些党员干部在奋斗中流下的血汗与身姿,成为了基层建设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共同用行动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做好了表率,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在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要敢于吃苦,不惧流血,时刻筑牢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加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光荣感与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基层环境帮助青年干部大展拳脚。基层是党员干部施展才干,锻炼自身本领的广袤天空。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作为刚刚走入基层的青年干部,往往存在着“只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潜能、却缺乏基层实践锻炼”的问题。而在乡村基层建设中,青年干部能利用自身的头脑与知识,与复杂的基层环境相结合,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丰富自身,培养面对急难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容易找准重点、抓住方向。作为一块磨刀石,基层环境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其个人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青年干部要珍惜基层机会,在基层中汲取营养,夯实基础,让自己成为栋梁之材。
基层工作使青年干部贴近群众,从群众处学习经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基石,群众是基础。如果基层是青年干部成长的课堂,那么群众就是最好的老师。李强总理就说过:“坐在办公室里遇到的都是问题,走出去都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只坐在办公室里而不走出去,往往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唯有针对具体问题,才能精准施策,只有贴近群众,深入田问地头,才能更好的了解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所想,作为青年干部想问题、做决策的突破口与关键点。在与人民群众的不断接触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经验与本领。
星光不负赶路人,青春正是用来拼搏的。“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年干部的深植基层,不负青春,不辱使命,终将成长为一棵昂首耸立、不畏风雨的参天巨木。(王志琪)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