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法治建设 办好群众满意教育
推进依法治校,让法治在校园内落地生根,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教,并不断巩固创新,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坚持法治思维,着力提升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深入开展校园普法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创新和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从教的良好校园新局面。
着力提升依法治教水平
坚持班子带头抓法治。主要负责人负起“法治建设第一 责任”,班子成员承担法治建设分管责任,健全机制,阳光 操作,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坚持建章立制抓法治。按照“双创一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梳理规章制度,健全决策的酝酿提出、咨询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等程序。梳理科室职能,编制教学清单、责任清单、风险清单和负面清单。坚持问题导向抓法治。针对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提升校园治理实效。明确“禁止性”条款,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有偿家教、有偿招生、乱收费、乱订教辅材料等违纪违规行为,不断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着力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大力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改革“一评定终身”的做法,对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将法治教育作为一票否决项目,确保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高标准、常态化。修订出台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价考核标准和办法,从管理制度、办学活动、民主监督、师生权益等方面对依法治校进行全面落实。同时,积极推进学校章程建设,认清校园章程的意义,消除认识误区,明确制定方法和程序,遵循制定原则,加强示范引领,树立制度权威,用法治建设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积极优化学校内部治理运行机制,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有效制衡的监督机制,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法治建设与校园特色目标的统一。大力推进教师依法从教,增强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做到做人先立 德,为师先修为,不做违背良心和道德之事,不做违规违纪 违法之事,保持做人底线,不踩法律红线,严防少数教师依 法执教意识淡薄、个别教师侵害学生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 现象的发生。
着力提升普法教育水平
大力弘扬校园正气,着眼法治思维进行普法教育。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通过“校园理论学习论坛”和“每月一大讲”、“每周一小讲”三个平台,邀请名师名家授课,开设专题法治讲座,让每个教职员工养成用法治思维工作的习惯。对学校教职人员着眼法治素养进行普法教育,建立完善的教师法治培训制度,加强对教师的普法教育,通过对教师的全员培训、任职培训、岗位培训、送出培训和继续教育,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着力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把对中学生心灵滋养作为普法的基础,着眼以法治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宪法日学习教育活动;开办法治教育讲堂和专题讲座,推进普法专题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到监狱、看守所、戒毒所参观,到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旁听活动,到法治教育基地参观法治教育展览,观看法治教育影片;组织学生观看禁毒图片展,加强学生法治警示教育;举办交通安全知识问答竞赛、模拟交通安全演练,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并运用法律知识依法维护权力,依照法律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解决各种问题,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让法治常住校园,助力教育辉煌。
(射阳县洋马小学 许爱锋)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