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一批语培机构倒下了
每年一到暑假,原本应该是留学语培机构最火爆的时候。
不管是雅思托福,还是AP、IB、A-level课程,甚至SAT冲刺营都是这些课程最抢手的时候。
很多机构在学生还没放假前就已经满班,家长们生怕抢不到名额。
今年这样的热闹场景却变了。很多语培机构陷入了招生难的困境,连一些老牌机构,到7月下旬还在不停发宣传,希望能凑够人数开班。
曾经还没放假就满班的场景,如今一去不返。
01.
留学热退潮
语培不再刚需
造成语培招生难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留学需求的变化。
根据英国UCAS和美国Common App公布的数据,这几年的申请季中国学生申请英美本科的人数增速明显放缓,准备出国留学的人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虽然像香港、新加坡这些地区的升学路线依然热门,但它们对语言考试要求相对没那么高,有些用中文授课,有些只要求基础英文水平。
所以家长也不太需要孩子专门上高价的冲刺培训课,那些依靠托福、雅思等考试项目起家的语培机构,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且家长们的心态也变了,前几年中产家庭,甚至一些工薪家庭不计成本地一股脑选择留学,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在规划留学时增加了更多现实的考虑。
除了考虑学校排名、未来身份,也会去了解留学生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薪水怎么样,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还有一些家庭担心留学断供问题。
特别是这几年,“海归找不到工作”“国外留学回国却拿低薪”的新闻经常上热搜,让很多原本打算送孩子出国的家庭开始犹豫。
有的中产家庭干脆让孩子继续参加中考高考,也有原本想走英美路线的家庭,突然决定去日本留学,语言要求不同,报语培班的需求也不一样了。
前段时间,一位语培机构的顾问老师就感慨:两周前家长才说准备报班,两周后又突然说孩子要卷高考,不出国了。
这样的变化越来越常见,很多机构原本签约都快谈好了,结果家长突然变卦,不走国际路线也就放弃报班了。
02.
AI
语培老师失宠了
语培机构招生难得第二个深层因素,是AI技术对语言培训的全面冲击。
以前学英语就是听老师讲、跟着做题,一对一教学,虽然贵但效果显著。
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人人都有一个虚拟的语言学习老师,很多学生已经不再需要依赖传统语培老师,而是用AI自学。
比如Duolingo、Grammarly、ChatGPT等AI工具,已经成了准留学生的随身家教。
练口语,直接用豆包,自由选择不同的外教;连写作,AI批改工具一键诊断,几个工具结合起来效率高、互动性强、免费还随时随地都能学。
有家长还认为,用AI学比报小班课还见效快。以前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找出每个学生的问题根源,现在AI几秒钟就能做到。
当AI老师取代人类老师,语培机构的存在感就会越来越低,如果人类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题、讲模板,学生可能宁愿用AI来自学。
更重要的是,语言考试本身也在变。
这几年,各大标化考试、语言考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托福缩短考试时间,改变了作文题型;多邻国推出了更灵活更低价的考试;SAT、AP的部分科目都改为了机考模式。
这些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模板”,让考试更加贴近真实场景。
但是很多语培老师还在用以前那一套讲模板、背机经、埋头刷题的方法,教学方式早就跟不上考试的改革了。
结果就是,老办法不管用了,学生学不好,家长也不买账,机构陷入招生难的循环中。
03.
不会规划的销售
不是好的语培老师
虽然语培行业在快速变化,但很多机构的管理方式却还停留在谁签单多谁就是王的老套路里。
一些机构每天要员工填日报表、参加转化会议还要搞战报,看起来特别忙,其实很多都是为了冲KPI凑数据,实际上最重要的教学效果却没有很多人关心。
还有些机构还会设定月续报率要达20%、高阶课转化率要达30%这样的任务,把老师和销售都绑在业绩上,完全忽视学生是否真的学得好。
学生觉得学习效果不好,家长不满意,退费和投诉越来越多,反而更难留住老客户。
以前,语培销售靠的是一套标准流程,打电话聊几句、说服家长签约、安排分班、交钱上课,一条龙搞定。话术熟、嘴皮子溜,就能卖出不少课。
可到了2025年,这套老路子已经不好使了。现在的家长更谨慎,学生也更理性,靠会说已经远远不够。
因为不是所有来咨询的家长都已经准备好上课。有的学生其实还没确定留学国家,有的家庭资金不够稳定,还有的孩子根本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个时候,销售一味硬推只会带来反面效果。现在的销售不再是单纯的卖课员,而更像升学顾问的另一面。
不仅要能讲清楚课怎么上、目标怎么定,还要帮学生规划复习时间线,结合短期目标和长期申请节奏,做出一份清晰的全年计划。
一个能给出靠谱建议的销售,比会忽悠的销售,更容易赢得家长信任。
语培销售已经从推销语言课的角色,变成了帮家庭设计留学语言学习路线的语培版留学顾问。
除此之外,语培销售还要充当家长的情绪支持者,很多家长和学生在留学准备过程中都会经历焦虑、犹豫甚至自我怀疑。
特别是在目标不明确、备考压力大、家庭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更容易一言不合就引爆家庭矛盾。
懂得倾听、共情、并给予情绪稳定反馈的销售才能真正建立起用户粘性。
得到情绪价值之后,孩子才会愿意从小学到高中都在这里报班上课,家长也乐于推荐其他潜在用户。
放眼整个行业,真正愿意花时间打磨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服务、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的机构并不多。
很多管理者只看眼前的销售数字,却没意识到能让学生学得好、家长愿意推荐的好产品,才是机构活下去、活得久的关键。
国际留学的剧烈变动,带来的不只是学生选择的改变,更是整个语培行业的更新换代。
在AI技术加速替代、考试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语培机构如果抱着旧思维不放,其实是在加速淘汰自己。
只有真正站在家长角度帮助他们理清方向、回归教育本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语培机构,才能在这个变动的市场中留下来。
参考:
奉行短期主义的教培机构一片混乱
未来两年,教培行业的打工人要考虑自己的出路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