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活动回顾|绮梦螺钿:大海送给大地的礼物 景和园少年体验螺钿技艺

2025-09-08 09:05 来源: 管家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8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遗艺古韵,童绘非遗”暑期实践团队于南京栖霞区景和园社区成功举办“绮梦螺钿”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二十余名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通过沉浸式文化课堂学习螺钿千年历史,并亲手体验螺钿镶嵌技艺,体悟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与匠心智慧。

溯源:薄螺细钿中的千年文脉

活动以一堂生动的“螺钿”历史文化课开启。团队成员李一同学借助丰富的图文资料,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从商周时期的螺钿萌芽,到唐宋的技艺精进,再到明清的广泛应用与鼎盛。讲解聚焦螺钿如何取材自然贝螺,通过切割、打磨、镶嵌等繁复工序,在漆器、家具等载体上幻化出流光溢彩的图案。当屏幕上展示出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精美螺钿器物高清影像时,参与学生被其细腻入微的纹饰与变幻莫测的光泽深深吸引,直观感受到这项古老技艺所承载的“匠心独运”与艺术高度。

(团队成员李一同学讲解螺钿历史照片)

手作:方寸之间嵌缀贝影天光

理论学习后,活动进入实践环节。在团队成员李一、韩雨瑒同学一对一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工匠”,开启螺钿镶嵌初体验。从挑选色彩斑斓的天然螺钿薄片开始,到使用工具在底板上定位、粘贴,再到最终完成螺钿纹样拼贴,每一步都凝聚着专注与耐心。方寸底板之上,贝螺的天然虹彩与参与学生专注的神情交相辉映,传统技艺的严谨与童趣盎然的创作在此刻交融,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螺钿小作品逐渐成型。

(参与学生制作螺钿照片)

传承:童心稚语述说非遗新章

活动创新融入互动传播环节。体验结束后,孩子们踊跃担任“小小螺钿宣传员”,用稚嫩而真诚的语言分享感悟:“螺钿像黑夜里的星星贝,闪闪发光”,“每一片小贝壳都藏着古人的巧心思!”他们手捧自己完成的螺钿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这20余件作品,不仅是夏日实践的清凉纪念,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信物。

(参与学生展示螺钿作品照片)

本次“非遗螺钿”体验活动,以“历史认知+亲手实践”的创新模式,将陈列于博物馆的精湛工艺,转化为青少年可触、可感、可参与的鲜活课堂。亲手触碰温润贝片的过程,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珍视与传承的种子。实践团队以青春之力,助力传统螺钿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让跨越千年的非遗星火,在年轻一代的掌心持续跃动。

(通讯人:王墨娴)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