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循绿脉,‘碳’生境——南师大学子参观南通市规划馆 探索城市发展新道路
2025年8月21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循绿脉,‘碳’生境——江苏典型地区生态保护与实地发展调研团”赴南通市规划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调研南通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旨在总结可推广的经验,为江苏省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南通始终致力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高质量路径。在规划馆内,调研团通过系统观摩展板资料、数据分析图表及沉浸式多媒体演示,全面了解了南通市在生态格局规划、蓝绿空间构建、低碳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战略谋划与具体措施。

在“亲海护海”与“人海和谐的生态带”展区,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南通通过统筹沿海生态带、风光带和经济带建设,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进做法。南通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持续推进滩涂保护与修复、海上风电等项目,积极构建兼具生态韧性与碳汇功能的沿海空间体系,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江海保护,特色示范”展区的参观,使团队清晰认识到南通在长江大保护方面的持续努力。通过提升生态岸线比例、改善水环境质量、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南通正着力打造水清岸绿、生机盎然的长江口生态廊道。同时,依托沿江复合发展带建设,整合人文、景观与生态资源,南通正在形成开放融合、宜居宜游的滨水空间。

在“生态空间建设”展区,团队成员系统把握了南通“一段三片四廊一区”的市域生态格局规划。该格局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强化生态底线约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充分彰显区域生态特色与价值,展现了南通在高水平生态建设与空间治理方面的前瞻性。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拓宽了团队成员对城市绿色发展的认知维度,也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理念实践路径的理解。大家表示,南通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为相关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提供了鲜活案例。
展望未来,南通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塑造独具江海特色的城市风貌,为长三角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供稿人:丁彤)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