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效任重且道远
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效任重且道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发展农业产业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乡村致富模式,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的模式,自有其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基础,乡村有未经开发的自然风光,有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有生态养殖的鸡、鸭、牛、羊、鹅,有生态种植的瓜果蔬菜,脱贫攻坚建设好了基础设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整顿了村居环境,再加上近年来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打造“康养旅游”项目,将绿水青山边变为金山银山,带动群众走不一样的脱贫致富道路。但乡村旅游的开发却没有预期中的顺利:一是因为大部分乡村远离城市,尤其是在欠发达的城市周边发展乡村旅游难度更大,人们的收入水平影响了消费能力。二是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缺乏有底蕴的文化吸引力,人们很容易就会看腻模式化的风景,寻求不到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三是有开发价值的风景有的远离交通主干线,有的没有集中连片开发的价值,且开发成本大、收益回报慢、风险高,仅仅依靠乡村投资开发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四是乡村游市场管理不成熟,农家乐、农家旅馆生意惨淡,质量参差不齐,性价比不高,高昂的价位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体验不到真正的乡村游乐趣。
受这些短板制约,要想发展乡村游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政府谋划是关键。政府以发展产业八要素抓好乡村振兴建设,打造一批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乡村产业,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游项目打造,避免出现“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引入投资。同时抓好乡村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打造高品质乡村特色旅游体验。开发利用好后疫情时代网络宣传力量,鼓励民间自发宣传,自发为乡村游代言。
二、人才培养是基础。乡村旅游建设离不开有思路、有作为、有魄力的综合性人才,政府支持只能起到带头作用,实干型人才的加入才能真正推动建设的进程;而人才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难度大是当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是保障。乡村旅游不像风景名胜的开发,本身自带动人心魄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乡村游的特色文化魅力来吸引游客,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保存完整的非遗文化传承、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等,挖掘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文化,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消费价值。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