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应急避难场所已有313处 你家附近有吗?
(通讯员 宁建轩 记者 潘荣)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地方,平时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遇到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则是人们紧急避难的港湾,它就是应急避难场所。12月11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南京已有313处应急避难场所。其中,固定级以上避难场所53处,有效避难面积约214万平方米,可供32万人中长期避难。

△ “南京建设”应急避难所分布
这么多应急避难场所,如何查询哪一处离你最近呢?记者了解到,市民可以关注“南京建设”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微服务”,选择“应急避难所”,就可以查询到周边的避难场所分布。

△ 江北新区京新中学应急避难所
记者注意到,这些应急避难场所既有分布在学校地下,也有在公园和一些网红景点。在江北新区京新中学的地下车库,就藏了一座“安全屋”。作为今年新建成的固定避难场所,校园内可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的面积约13000平方米,可满足3500多人避难要求。这里不仅配置了应急停车、应急生活用水、应急厕所等多种设施,还有应急排风系统、防毒通道和洗消间等防护措施。此外,学校还利用操场地势开阔、交通便利、远离建筑物的优势,设置了应急篷宿区,供避难居民搭建帐篷临时居住。

△ 白鹭洲公园应急医疗站
位于秦淮区长乐路的白鹭洲公园,是不少周边居民平时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经过改造后,公园可以为2350人提供应急避难。白鹭洲公园成为集生态、景观、文化、休闲、教育和避险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应急避难场所。

△ 水墨大埝应急指示牌
当然,一些网红景点也有了“新身份”。比如位于浦口区老山林场东部的水墨大埝,最近也成了一处应急避难场所,2.5万平方米景区可容纳3600多人应急避难。在景区原有绿地广场和篮球场的基础上设置了3个应急宿住区,灾时可搭设199顶帐篷。场所内的主要道路及路口设置统一的应急设施指示标志,并配有应急避难场所平面图。在宿住区,还单独设置了集中供水点,采用安全可靠的深水井作为备用水源,并通过不锈钢软管接至应急供水点处的净水设备,实现直饮功能。
据悉,2021年南京将有26项固定级以上避难场所列入年度城建计划,覆盖全市域的应急避难场所网络将逐步建成,有效提升城市韧性,守护城市安全。
(南京市建委新闻中心)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