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花3元可吃上三菜一汤 泰州兴化助餐点解决老人吃饭难
3 月 10 日中午 11 点,泰州兴化市陈堡镇向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小梅拎着两份盒饭来到该村 4 组,给两名八旬老人送来午餐。89 岁的颜而往老人站在桥头不时地张望,看到唐小梅出现时,老人笑着迎了上来,接过盒饭的同时,向一旁的房屋喊道:" 老胡,今天的饭菜到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 3 月 2 日开始,泰州兴化市首家面向村级的老年助餐点在陈堡镇正式投入运营。目前,该镇 90 周岁以上老人,以及五保户、低保户、重残、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最少花 3 元钱,就可在家门口吃上热腾腾的三菜一汤。
最少花 3 元吃上热腾腾的午饭
陈堡镇位于兴化南部,距离泰州市区约 40 分钟车程,离兴化主城区也有 20 多分车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镇里留守老人较多,很多外出打工的子女中午照顾不到老人,有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出现了 " 吃午饭难 " 的问题。
一项数据显示,陈堡镇 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 12400 人,占比达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 80 岁以上的老人达 1650 人。
" 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不少老人因中午子女不在身边,午饭很将就,有的就是把门前种的青菜炒一炒就米饭,营养根本无从谈起。" 陈堡镇副镇长张洋介绍,不仅是营养的问题,老人自己在家烧饭也面临一个安全的问题,毕竟年纪都大了。
面对老人们 " 吃午饭难 " 的问题,从去年开始,镇里经过多方调研,确定了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通过市场操作、老人自愿、子女买单、政府补贴的模式,来解决老人们的午饭。
张洋说,经过前期的筹备,今年 3 月 2 日正式运营,主要面向人群是全镇 75 周岁以上的五保户、低保户、重残、优抚对象。伙食标准是每餐 10 元,其中 75 岁至 90 岁的老人,每人只需自己承担 5 元的伙食费,而 9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只需承担 3 元,差额部分由政府负责补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个人只需要花费 3 到 5 元,但考虑到村里老人们对用钱都比较在意,因此这次个人需要承担的伙食费,都是镇村直接和老人们的子女联系对接,这样让老人们不会产生思想负担。
每天三菜一汤不重样
" 午餐到了,麻烦大家让一让,我把车开进来 ……"10 日中午 10 点多,泰州市慧晟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餐车驶入了向沟村村部,村里唐小梅等 3 名志愿者从车上将一个大的保温箱搬到了屋子里,将里面一份份饭盒捧上圆桌。5 名老人已经围着坐好,随着饭盒打开,还冒着热气的饭菜呈现在老人们面前。

△在村部,志愿者将热腾腾的饭菜端给老人
红烧肉、茼蒿、土豆丝、紫菜蛋汤 …… 看着饭盒里的饭菜,老人们拿出勺子开始吃饭,而志愿者们则在一旁协助。
91 岁周燕子老人年纪最大,儿子在镇上工作,有时中午来不及回家煮饭,她基本就是把前一晚的饭菜热一热。"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老人这么关心。现在我们中午在家门口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子女们在外工作也能安心。"

△老人在助餐点吃午饭
87 岁的陈巧女正吃饭时,儿子儿媳突然出现在现场让她惊喜不已。原来,知道母亲已经在这里吃了一个星期午饭,儿子想着到现场来看看究竟怎么样。
" 这真是一个大好事,母亲在这吃饭我们也放心。" 老人儿子说,母亲在这不仅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最主要的还能和同龄的老人们聊聊家常,总比自己一个人在家冷冷清清好得多。
正说话的功夫,儿媳拿起手机给正在吃饭的婆婆拍了几张照片。" 妈妈你笑一个,我帮你发到朋友圈,让你当回‘网红’。"
" 我们今天一共是 8 名老人报名吃饭,除了 5 个人来现场,还有 3 户要送上门。" 向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小梅专门负责老人们吃饭的事,每天把现场老人们饭菜弄好后,她就骑着电瓶车给另外 3 名老人送去盒饭。" 这三户主要是老人们住得远,身体也不太好。"

△对于行动不便老人,志愿者将饭菜送上门
向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喜介绍,为了服务好吃饭的老人们,村里专门安排了志愿者进行服务,每天都会登记吃饭老人的名单,而遇到下雨等天气,为了安全都是志愿者将饭菜送上门。
未来探索打造 " 六助 " 服务
" 给老年人助餐只是其中一项服务,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未来我们的打算是形成一个养老系统。" 张洋说,在规划中,镇里会对老人们进行助餐、助洁、助浴、助急、助医以及助乐服务。
张洋举例说,其实助餐是第一步,是一个切入点,也是让政府在进行大数据的采集,比如有的老人有糖尿病、高血压等,那未来他们的饭盒颜色就会和别人不一样,他们的饭菜也会根据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定制。而在助餐过程中,我们的志愿者也在登记,哪些老人有助浴、哪些有家政打扫的需求,这些都可以跟镇里 " 桃芳志愿服务队 " 进行嫁接。

△泰州市慧晟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厨房资质齐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老年人助餐服务在陈堡镇下属的陈家堡、曹黄、蒋庄、唐庄、向沟等 5 个村进行试点,每天吃饭老人在 100 人左右,镇里每月在这块的补贴大概四万多元,一年就是 50 多万。随着人数的增加,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对于一个乡镇来说,这笔钱也是不小的支出。
" 这是为老百姓真真切切办的一件大实事,镇里意见很统一,哪怕在其他地方省一省,也要把这件事办好。" 张洋说,他们也在一步步摸索,希望未来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操作性强的农村老年人助餐养老模式,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记者手记
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农村地区中青年外出打工的同时,家中父母吃午饭成了难题,很多 80 多岁的老人,午饭就是一盘青菜或者前一晚的剩饭,他们辛苦了一辈子,老了理应得到妥善的照料和尊重。兴化市陈堡镇的老年人助餐服务,老百姓最少只要花 3 块钱,就能吃上热腾腾的午饭,不仅饱了老人们的胃,也暖了老人们的心。更难得的是,为了打消老人们的思想负担,饭钱并不和老人们说,而是直接和子女对接。
记者在采访中,听的最多的是老人们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之声,看到的是老人们一张张的笑脸。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幸福就是那一顿热腾腾的午饭。
每个人都会老,我们今天为老人们所做的一切,未来也会让我们受益,真心期待陈堡镇的 " 六助 " 服务早日成为现实,到那时,老人们一定会笑得更加灿烂。
通讯员 史道智 吴俊翔 周娟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毛晓华 文 / 摄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