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争先·改革进行时㉑|以“质”引“贷”,激活小微企业新动能
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以改革创新探索服务新路径
以“质”引“贷”,激活小微企业新动能
在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瑞机器)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不停地运转着,轰鸣声不断。今年以来,全球首创的五片一取高速叠装机、效率质量两手抓的剪叠一体机、600线全自动的横剪机……都从这里下线,发往国内外。
“该些设备由我们自主研发,因其全自动化和可达微米级别的精度,广受客户好评,订单源源不断。”思瑞机器行政副总曹万健告诉记者,而这一切背后 ,“苏质贷”功不可没。
原来,由于近年来皮革加工设备国内市场饱和,且下游企业的皮革加工污染较大,导致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思瑞机器的发展陷入生存困境。面对这一状况,企业果断转型,进军硅钢片加工设备的研发与制造领域。
“但作为一家仅有100多人的小微企业,更换赛道不仅需要招揽新人才,更需要大量资金更新设备,资金决定着企业的生死。”曹万健回忆道,“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入企服务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向我们讲解‘苏质贷’政策,告诉我们可凭借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认定申请该贷款,同时协助我们对接合作银行。”
4天后,思瑞机器就收到了900万元的“苏质贷”,将企业的质量信誉转化为经营运转的资金,且申请到1%的贴息优惠,大幅减轻了融资压力。
让曹万健称赞的“苏质贷”,是江苏市场监管系统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探索监管服务新路径,建立健全质量融资增信体系,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的一张“王牌”。
“苏质贷”是指为具有质量荣誉、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等企业提供融资授信的一种金融产品,将反映企业质量水平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获得授信的有形资产。2022年11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决定开展“苏质贷”融资业务,推出“苏质贷”金融产品。
在“苏质贷”资金的助力下,思瑞机器购进两台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不仅更新升级了设备,还组建了更强大的研发团队,推动18件发明专利落地、硅钢片横剪生产线精度提升。2024年,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6195.61万元,同比增长52.27%。其核心产品高速硅钢片横剪生产线更是在2025年“德国柏林线圈及电机展览会”上大放异彩,吸引了来自意大利等国的专业客户,收获近6000万元意向订单。
与思瑞机器一样,众多小微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信用荣誉等无形资产,因抵押担保不足,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24年,南京优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测信息)迎来研发攻坚期:新能源汽车车载系统检测项目启动,需要扩充工程师团队;与高校联合优化“捷源”工具,也得持续投入……可人员工资、设备采购的账单接踵而至,账户余额成了研发进度的“紧箍咒”。“眼看能拿下国网通信黑龙江分布式存储项目的测试订单,却卡在了资金周转上。”优测信息创始人游辉敏急在心里,却无计可施。
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管局看中优测信息的质量认证资质和技术实力,认定其“软件测试领域领跑者”的潜力,并向上推荐将其纳入可享受“苏质贷”企业名单。
“市场监管部门向我们各大银行都推送了可享受‘苏质贷’企业名单。有了这个名录,我们选择企业就能有的放矢,相对而言风险就比较可控,放款也比较安心。”南京银行城北中心支行小企业部总经理助理杨靓告诉记者,仅用3个工作日即批复1000万元纯信用授信,为企业“雪中送炭”。
有了资金注入,优测信息迅速招兵买马,测试团队逐步扩大,不仅顺利接下国网项目,还在移动通信辅助分析系统开发中抢占了先机。今年,不只黑龙江,国网其他地区的项目也纷纷找上门来。
从“救命钱”到“发展金”,“苏质贷”已成为江苏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放眼全省,各地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百花齐放”,各种质量贷产品相继亮相,将企业的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硬实惠”,为中小微企业申请银行信用贷款提供更多机会,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融资可得性和便利。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苏质贷”“苏质融”等产品累计帮助2.7万家企业获得质量融资2070亿元,2025年全省共为1.9万余家企业发放“苏质贷”贷款984亿元,其中风险补偿普惠贷款138.6亿元,九成以上为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2亿元,全省13个设区市实现“苏质贷”产品全覆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江苏不断创新丰富“苏质贷”的内容,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加大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力度,增强“苏质贷”“苏质融”产品投放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引导全省金融机构为质量信誉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低门槛、低息的金融服务,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
【改革启示录】
创新质量融资模式 引导企业向“质”而行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海斌
质量和信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江苏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质量元素转化为金融要素,在全国率先推出“苏质贷”“苏质融”等质量金融产品,为2万余家具有质量荣誉、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
一是深化质量金融政策支持。制定实施质量效益型企业入库政策,围绕质量信用、质量品牌等维度精准定位优质企业,建立“动态质量白名单”20余万户。联合财政部门将“苏质贷”产品纳入省普惠金融风险补偿政策支持范围,累计安排1.3亿元小微企业专项贷款贴息资金,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逾2亿元。
二是丰富质量金融服务供给。为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项目,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低成本信贷服务,并建立绿色申贷和快速审批通道;针对质量优势企业推出“质量+投贷联动”服务,引导企业以质量为纽带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针对部分企业特定需求推出“质量+租赁”“质量+期货”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提振发展信心。
三是强化质量金融风险管理。及时更新共享企业质量要素信息,指导合作银行建立“智能风控模型”“苏质贷积分评价表”等质量融资综合评价体系,“一户一策”制定贷款逾期化解方案,在同类政银产品中“苏质贷”逾期贷款占比处于较低水平。
下一步,江苏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化“质量+金融”实践,持续完善质量融资增信体系,引导更多企业自觉追求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