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征程铺坦途 助残湖山永无歇
大爱征程铺坦途 助残湖山永无歇
“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湖山村围绕残疾人脱贫实施上门评残办证、生活保障、康复救助、教育扶持、就业创业服务等措施,拓展残疾人保障路径,搭建残疾人创富平台,提高残疾人增收“造血”功能,加快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让残疾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如今,一个个助残平台相继建立,一次次助残活动深入开展,一名名残疾儿童走进校园,一户户残疾家庭摆脱困境,希望与幸福在湖山这片热土上交织。

上门助残“织网”,奔小康一个不落
“残疾人证到期换证需要上交好多材料,现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办理对于残疾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在残疾人证到期集中换发上门服务中,一位残疾人老爷爷激动地说。老爷爷患有肢体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属于肢体一级残疾,出门换证很不方便,而在湖山,像袁爷爷一样情况的残疾人还有不少。

为了切实为残疾人做些实事,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势在必行。为此,湖山村村委会主动扛起扶贫牵头单位主责,一场上门服务行动拉开帷幕。在走访中,村委会工作人员发现,由于部分助残保障服务申请不及时等原因,一些残疾人即使有证但部分保障仍未到位。怀揣着对残疾人“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差”的承诺,湖山村村委组织工作人员,对全村所有贫困残疾人进行调查,询问其政策享受及需要解决问题情况,十余个昼夜的奋战,只为下一次上门服务提供更精准指引。

一趟趟上门服务,如同穿梭引线织就了一张密集的大网,全村残疾人基本情况尽在其“网”中,社区工作人员们依托这张网,牢牢把握残疾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他们办好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帮助他们实现由脱贫到奔小康的巨大转变。
社会保障到位,兜起稳稳的幸福
晚上10时许,湖山村村委会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核对刚收到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明细。“由于残疾人两项补贴需要申请,有些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变化且不了解政策,忘记申请而导致漏发。”工作人员每月都会复核残疾人家庭情况,并通过大数据比对协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救助政策。这仅仅是湖山村村委会扶残助残工作的一个缩影,凝结了村委会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

在紧锣密鼓的宣传下,残疾学子就学基本保障到位。截至目前,湖山村为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发放相应资助。不仅如此,湖山村村委会还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残疾群体的身边,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帮助他们解决好生活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用一桩桩为民小事,一句句暖心话语,一件件生活好物,为他们送去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我们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两不愁三保障’,帮助残疾人实现‘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奋斗目标。”湖山村党委书记说,该村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兜起残疾居民稳稳的幸福。
助残服务周全,共享美好新生活
“在为残疾人做好基本保障的同时,我们将目光更多的聚集在残疾儿童的身上,通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暖心服务,让他们和我们一同幸福地生活在阳光下。” 2020年8月25日是第4次“全国残疾预防日”,湖山村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以“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残疾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活动中,志愿者们以儿童早期干预为主要内容,将残疾预防的概念、病症情况、残疾健康问题预防以“宣传公开栏”以及网络分享的形式分享给湖山村村民。一方面,提倡居民进行婚前保健健康检查、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儿童成长发育知识、儿童康复知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让更多的人对残疾预防有了新的认识,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为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多读书,读好书,同时鼓励残疾人与社会、残疾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湖山村还成立残疾人读书协会,定期开展残疾人阅读分享会。
一本喜欢的好书、一处明亮的阅读空间,残友们在图书馆内,静谧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在被问及参加读书会的感想,残友们纷纷表示自己非常享受阅读的时光,阅读不仅充实了生活,更丰富了精神世界,希望今后残疾人读书协会能够多多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可以多读书、读好书。
“湖山村将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分享活动,活跃基层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的生活信心和爱国爱党热情。”湖山村党支部书记说道。
大爱铺坦途,助残永无歇。湖山村助残工作脚步不停,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心灵,使越来越多的困难残疾人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在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