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正常,却还是心梗了?美国心脏协会:这个指标比坏胆固醇更危险
体检检查“胆固醇正常”,就真的安全了吗?小心,一个更隐蔽的“心脏杀手”可能正潜伏在你体内!
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发出警告:慢性炎症,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健康隐患,正在悄悄损害你的血管。即便胆固醇控制得再好,你也可能被心梗、脑梗“突袭”。
慢性炎症的危害不亚于“三高”
我们过去总把胆固醇当作心血管疾病的“头号元凶”。然而,2025年9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在《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中明确指出:即便身体没有明显不适,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也会明显增加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更关键的是,即使把胆固醇控制在正常范围了,也还是有可能升高风险。
慢性低度炎症不像感染那样引起红肿热痛,而是一种在身体内持续存在的轻微炎症状态。研究中指出,“慢性炎症”正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动脉粥样硬化,从血管内皮损伤到斑块形成,再到斑块破裂,它全程参与。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慢性炎症?目前最可靠的评估指标之一就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需要抽血检查。
研究指出,当超敏C反应蛋白≥2毫克/升,就提示体内炎症活跃,心血管病风险显著上升。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你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控制在理想范围(<1.8 毫摩尔/升),只要超敏C反应蛋白≥2毫克/升,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依然很高。
特别是对于心梗、脑梗的患者,控制“坏胆固醇”和控制“慢性炎症”这两件事,几乎同等重要!
这些“亚健康”信号,可能是慢性炎症在作祟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孙逊在健康沈阳微信公众号刊文介绍,慢性炎症的症状非常隐匿,常被误认为是“亚健康”。如果你长期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警惕:
长期疲劳乏力,即使休息充足也难以缓解;
睡眠质量下降,频繁失眠或多梦;
皮肤问题增多,如反复长痘、湿疹、暗沉无光;
消化系统不适,经常出现腹胀、腹泻、便秘或胃部隐痛;
关节轻微酸痛、僵硬,且无外伤史;
体重悄悄增加,尤其是腰腹肥胖;
出现情绪异常,容易焦虑、易怒或情绪低落,因炎症因子可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分泌。
这些症状看似零散无关,实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慢性炎症信号”,一旦出现多种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就需要警惕,及时做检测。
降低身体炎症做好5件事
好消息是,真正的“抗炎利器”根本不用花大价钱,它就藏在日常习惯里。
1. 优选抗炎食物,避开促炎饮食
✅ 多吃天然彩色蔬果:比如蓝莓、西蓝花、胡萝卜、番茄等,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和多酚类物质,能有效对抗炎症。
✅ 多选择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是天然的抗炎高手,常见于深海鱼(如三文鱼)、亚麻籽、核桃中。
✅ 多用香辛料调味:姜、蒜、肉桂、咖喱等天然香料含有抗炎成分,美味又健康。
2. 保证充足饮水,选择抗炎饮品
✅ 多喝白水或茶:喝水有助于代谢废物,绿茶中的茶多酚具良好抗炎特性。
✅ 适量饮用咖啡:黑咖啡富含抗氧化物质,但应避免加入过多糖和奶油。
✅ 少喝含糖饮料:奶茶、果汁饮料等含大量添加糖,会促进炎症发生。
3. 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不动
✅ 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150分钟左右,能有效降低炎症指标。
✅ 加入力量训练:增强肌肉不仅能改善代谢,也有助于控制炎症。
✅ 避免长期久坐: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降低久坐带来的炎症风险。
4. 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规律作息
✅ 保证睡眠充足:每晚7~8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升高皮质醇和炎症因子水平。
✅ 保持规律作息: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帮助身体建立健康的生物节律。
5. 立即戒烟限酒,控体重调压力
✅ 戒烟限酒:这是对健康最立竿见影的投资。
✅ 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3.9.减重是最有效的抗炎手段之一。
✅ 调节压力:长期压力会促进皮质醇分泌,间接加重炎症,可通过冥想、瑜伽或社交活动缓解压力。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