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善举 奏响乡土暖心乐章
在江苏邳州市港上镇十房村村,56岁的村民石祥秀始终践行着“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的人生信条。这位曾在外务工的农村妇女,返乡十余载,用无数桩平凡善举,成为乡邻心中的“暖心好人”。
港上镇南楼村村民豆开云家陷入绝境——妻子患精神分裂症,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石祥秀得知后,主动接过“照料重担”:洗衣、剪发、洗澡、清扫院落,甚至耐心陪患者聊天疏导。数年如一日进行无偿服务,常年无间断。
十房村的范桂敏,先天小儿麻痹致残,妻子神志不清,家庭一贫如洗。石祥秀不仅每月资助 150元生活费,还定期上门 料理家务、理发洗衣、换洗被褥,一次次看望让范家感慨
石祥秀的善意不仅局限于本地。山东省邹城县花园镇中浅湖村村民孙付玲的媳妇患痴呆症,她提着点心、带着100元现金前去看望,还为患者洗澡、剪发、洗衣服。另外当地还有一位17岁的少年孙平稳来自北涝村,她把孙平稳当成自己的儿子一般照顾,他神智不清,下肢瘫痪石祥秀亲自洗澡,剪发又给了100元,并且坚定的表示“残疾人也是生命,咱得帮!“这份跨越省份的关怀,打动了左邻右舍,收获广泛赞誉,也让大爱突破地域界限 。
多年时间累积石祥秀的故事在苏北鲁南边界传为佳话,她帮人不为任何乡村干部称赞她无私热忱。更为惊喜的是石祥秀还当主播经营抖音4年抖音号“幸福聊天”,通过镜头让好人哲学突破地区限制,在互联网持续影响,持续发酵。
从田间地头的默默帮扶,到直播间的能量传递,石祥秀证明:好人从不是标签,而是把“帮人难处”熬成日常的坚持。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修行,更成为基层精神文明的生动范本——当越来越多“石祥秀”涌现,乡土间的善意,必将长成照亮时代的火炬。(陈伟楠)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