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把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摆在重要议程之上

2025-11-03 13:56 来源: 在线投稿 编辑:许军 浏览量:0

治理之道,重在基层。近年来,基层治理工作在"抓基层鲜明导向”理念的引领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基层治理中仍存在不少亟待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探索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的现实路径。

诚然,随着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体制、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转型,或因环境变化而引发原有结构和行为方式的不适应,会致使基层社区治理面临一些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有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生活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等个性问题仍时有发生,对基层社区治理的社会生态、治安状况、经济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党的形象。这些群众身边的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表明,基层社区党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面临一些问题。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关键在于高质量推进基层党建。因此,如何优化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把党建引领的实际效果最终体现在基层治理的效果上,仍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传统社会治理与现代治理需求还需相适应。一方面,社区治理模式存在“千篇一律”的倾向,基层社区治理力量、治理资源与居民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现象,传统治理手段与精细化治理要求匹配度不够。具体体现为,社区居委会疲于忙于各项事务,社区负担较重,加之分块切割的居住形式,使基层群众对社区事务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治理资源悬浮,与基层群众诉求不太匹配。资源下沉不充分、供需利用不合理,以属地管理代替职能管理,摊派工作任务到基层,有的将派驻力量下沉到基层,部门条块之间缺乏协调与协同,社区基层无法对其进行整合。

网络舆论对基层治理造成一些压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迭代更新,网络的即时效应和放大效应更加显著,尤其对基层社区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网络造谣、诽谤、诋毁事件时常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网络暴力引发的一些人思想的混乱,或多或少地侵害居民群众的利益,腐蚀基层社区治理的思想根基。因此,进一步治理网络舆论乱象,扼制其消极影响,对社区进行正确的思想文化引导,是基层社区治理的又一重要任务。

理性心态抓实社区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党中央指出:“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没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就没有良好的基层社区治理秩序甚至整个社会基础的安定和谐。社会心态是由个体心态组成的,包括党员干部心态、青年学生心态、专家学者心态、基层群众心态等。目前,基层社会一些群体的不良心态如浮躁心态、社会戾气、炫富仇富、过度宣泄情绪还是存在的,这些都是基层社区治理的隐性障碍。因此,如何通过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来增强向上向善、自尊自信的心理驱动力,是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提质增效,必不可少的一道社会治理难题。

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由单兵作战向协同治理转变。在纵向上,完善社区机制, 夯实党组织在基层的根基。一方面,推动基层治理各基层党支部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触角向基层延伸,打通基层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在横向上,完善社区各类社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内的党小组设置,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格局,形成基层治理主体多方参与协同共治局面。另一方面,发挥党建力量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建组织体系,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更加融合。打造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持续关注和回应基层居民群众的期盼,引领基层社区治理问题解决。

瞄准富民安民及时有效推动基层群众减压减负。“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其中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为基层群众减压减负。基层部分群众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仍然存在。为此,需要增强富民政策措施目标的一致性,及时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在降费减税等工作当中,积极采取务实举措,缓解基层群众的压力负担,切实有效地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明确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生活生产稳定。

以法治化方式推进网络社会治理工作。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极大地改变着居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行为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社区治理事务都越来越依赖网络开展。同时,网络的双刃剑效应也对基层治理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日益显现出法治化建设是基层社区治理的关键和难点,也是推进网络社会治理工作的关键和难点。因此,以法治化为关键多渠道推进网络社会化治理工作,将有效解决基层社区治理难题,促使标本兼治、收获效果。

充分激活文化动能为基层治理提供智慧。社区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治理的最无形的力量。文化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境界智慧等,是提升基层社区治理尤其是塑造居民群众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弥足珍贵。比如,传统文化中关于刚健有为与休养生息、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隐性与显性、内部与外部、精神与物质、社会与个体、法治与德治、自然与社会、贫穷与富有、行善与作恶等众多经典论述,在当前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中不失为辩证性、系统性、统筹性方法之源。

(射阳县合德镇庆南社区党总支书记 吴松)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