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对提高社区管理能力的再认识与再思考

2025-08-26 08:53 来源: 在线投稿 编辑:许军 浏览量:0

当前,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公众需求日益多元化,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原先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渐分化并回归社会,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是落实和承接社会职能最重要的载体,正全面走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化的轨道,但同时从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社区作为基层群众的组织构架,依法实行管理、教育、监督等事务。但是,现实情况是为目前社区已成为上级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在整天忙着完成上级部门指定的各种任务,承担着事务性工作已经延伸至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去完成各种事务,削弱了基层专业化管理的精力。二是社区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服务化程度不够,一些服务领域还缺少服务标准、服务规程,个别服务产业化程度还较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服务设施不全。另外,服务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服务设施闲置和服务功能不足的矛盾并存。三是社区群众的参与程度还不太高。从参与内容看,一般性事务和文体活动类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从事务主题看,事后公示情况、开展评议的多,事前参与讨论、确定事项的少;从参与方式看,被动参与较多,主动参与少。四是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还不够还全,在年龄、素质方面与新形势下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要求还不能完全相适应,组织化程度及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仍然是基层社区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以服务社区群众为根本,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围绕群众服务需求,推进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方式转变、服务品质提升。一是要推进规范化建设。从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入手,完善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健全各项制度、包括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网格包干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社区服务功能。二是优化提升服务质态。把服务范围由简单的便民利民向提供更多的预防性、支持性服务拓展;把服务对象由特殊人群向全体村民延伸;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更多样、更专业的服务。三是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集社区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加速构建“一格多元、多元联动”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

二、以创新机制为手段,激励社区治理多方参与

创新社区建设管理理念,探索与社区居民需求更相适应的建设管理机制。一是提升居民自治理念。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增强自治全民意识,探索推行社区服务新模式,将不属于基层社区职责范围内的行政性工作剥离出来,形成行政管理、民主自治、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完善共建共享。推进多元化主体参与创新治理模式,建立“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的多位协商制度,成立“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委员会、社区治理议事会组织,形成共建合力。三是探究群政互动。将社区工作准入制与加强队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理顺关系,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相结合的治理良性互动。四是落实运行保障。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鼓励支持热爱社区事业、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到基层社区工作,以能人领办等形式,确保“有人做事”,为社区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三、以优化队伍为关键,提高社区管理专业能力和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工作者队伍。一是拓宽渠道配强队伍。加大人才选聘力度,借鉴“大学生村官”的经验做法,继续加大毕业生人才选用,充实基层社区工作队伍,安排优秀选调大学生到社区一线挂职锻炼;鼓励机关干部下基层,选派一批协调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年轻同志到社区锻炼,优化基层社区班子成员结构。二是努力改善社区服务人员待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网格管理人员或挂职下派人员,继续实行提职不挪位或享受相应级别的政策,通过培塑典型、表彰先进,营造关心、尊重和爱护人才,造浓珍惜人才氛围。三是建立和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注册登记、教育培训、目标考核、评选表彰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用专业职称、职业资格管理等办法解决基层社区专职人员的职业化、老龄化问题,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射阳县合德镇兴东社区党总支书记 蒯本军)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