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丨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2025-02-17 08:39 来源: 供稿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基层“蝇贪蚁腐”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持续发力整治。甘肃省纪委监委聚焦民生痛点难点,省市县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统筹监督力量,细化整治措施,加大问题整治力度和案件查办力度,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群众利益。基层“微腐败”,看似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实则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坚持“惩、治、防”一体发力,严肃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督促惠农惠民补贴发放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医疗医保等领域健全抓常态、管长远的制度机制,填补空白、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让群众可感可及。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向制度要力量,不断织密制度之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深耕抓监督,把好思想关。“蝇贪蚁腐”,危害甚深,亡羊补牢,往往为时晚矣。切实抓好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需要找准问题,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相关数据显示,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监察机关已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足见,不容“微腐败”侵害群众利益,是考证如何对症下药,以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踏石留痕的韧劲,做到久久为功。更要清醒认识到,反腐惩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尽最大程度压缩“微腐败”的生存空间。

细作抓实效,把好廉洁关。基层“微腐败”,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不可否认,大都数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不乏存在有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侵占惠农专项资金、违规处置集体“三资”、侵吞集体资产,或是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漠视群众疾苦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通等。未曾想,党心连着民心。只有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才能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筑牢思想堤坝。

笃行抓常长,把好作风关。坚决维护好群众利益,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让老百姓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汇聚民心民智民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好民生实事,需要准确把握民生脉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勇于担当责任,沉下身子认真了解民生需求,提高改善的针对性;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的心声,努力完成一个个既定目标,用一座座“桥梁”、一条条“纽带”与人民心相连。

基层是权力的“神经末梢”,但绝不是管党治党的盲区、死角。抓好群众利益小事,是管住长远问题。越是在群众身边的权力,越要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责任落实到基层一线。通过通报典型问题查处的情况和责任追究情况,发出强烈信号,层层传导压力,形成震慑,通过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获得群众赞誉。(鱼予)

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502/t20250208_403868.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