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丨让政商交往“亲、清”有度

2025-02-24 08:37 来源: 供稿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从政策制定到服务管理,再到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正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商关系是一种客观且长期存在的社会关系,党员干部与企业之间的交往交流是必然也是必须的。“亲、清”二字,看似简单,其实是勤政为民的一把标尺、一条清正廉洁的规矩。“亲”即感情好,关系密切;“清”则是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而政商的“亲”,是亲近企业,解决企业的问题,“清”是过程务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交道。此种关系,是要求、是底线,也是清朗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遏制权力向市场伸手寻租或贪腐,让官商关系真正健康发展。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曾几何时,不健康的政商关系,不仅使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被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潜规则”所替代,更是让本该“亲、清”的政商关系备受诟病。个别党员干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与企业的交往中或是“吃拿卡要”,或是“挟权力以令企业”,让本该正常的工作关系变得“亲而不清”和“清而不亲”。诚然“亲”是目的,但不能挣脱“清”的规范;“清”是原则,“亲”需划清界限,如此“亲”“清”共融,政商关系才能健康而充满活力。

进而言之,“亲”与“清”的政商关系是一种既“不绝缘”又能“安全不导电”的良性互动关系。从党员干部层面,“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清”,则是同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企业而言,“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健康、融洽的“亲”“清”关系需要政府、企业双方共同发力。无疑,政商交往“亲、清”无度,存在利益链条,就无法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从之前的一些案例不难看出,因政商交往的“越界”,个别党员干部因此身陷囹圄。或许个中有不法商人“糖衣炮弹”诱惑的外因,有监督不力原因所致。但究其根本,更有“高飞之鸟,易死于食;深潭之鱼,易死于饵”,“亲”“清”因为无“度”,才未能各归其位,清而有为。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健康和谐的政商关系是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时代前进的重要标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清”和“亲”的反面是“不清”和“不亲”。为此,得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加大对违纪违法干部的惩处力度,加大其违纪违法的成本、打掉权力的寻租漏洞与空间;得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法治体系,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让所有政商交往知敬畏、守底线,从而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构建政企“亲”“清”相融关系是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崇“亲”尚“清”,让政企关系和谐,才能使“官气”淡,“民气”深,朝气升,暮气遁,才能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各得其所,让政企关系和谐起来,让从政和经商环境更加清朗,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鱼予)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19/doc-inekyhup3293450.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