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卸下“包袱”推动“轻装上阵”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人,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然而,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等沉重“包袱”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让他们难以真正专注于为群众服务。如今,基层减负赋能正当其时,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更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助力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负担”。曾几何时,“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督查等问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他们在各类文件、会议和材料中耗费大量精力,却无暇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的关键在于实践,在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上。这就要求我们坚决整治形式主义,精简文件会议,优化督查考核,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工作中。
赋能基层,赋予的是干事创业的“能量”。基层减负不是一减了之,更要在减负的同时为基层赋能。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和支持,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工作,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过赋能基层,让基层工作更加灵活高效,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当形式主义的“包袱”被卸下,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们可以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走进社区村落,关心关爱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基层干部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基层减负赋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推进基层减负赋能工作,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基层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基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杜才云)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