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新官”应慎放“三把火”
“新官”要善理“旧账”,这不仅是新任领导者责任担当的体现,也是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需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建议,禁止政府作出政策承诺后又以区划调整、政府换届、职能调整等为由违约毁约,“对于确因公共利益而需调整的,应当对经营主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维护政府公信力”。
话糙理端。事实上,无论“新官”也还好,“旧官”也罢,其本质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具有担当精神。而担当,无疑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其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是考验其政治品质、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假以随着岗位的变迁,出现“一个将军一道令”“一个和尚一本经”,“令”随官变、“经”跟人走,在导致新旧工作断档、割裂同时,必然形成劳民伤财、贻误发展,也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干群关系。为此,“新官”应慎放“三把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利益也是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不管是“新规划”、“旧图景”,既然接过管理一方的权力,也就接下问题,当以不怕难、不怕乱的态度去迎接任务、解决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就务必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显然难以出实效。记得早前有这样一则报道,某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几年前,时任市委书记决定依托该县打造一块新城区,并逐渐把地级市政府机关迁建到新址,然,随着原市委书记被调走,新的市委书记不认同以前的思路和规划,叫停了新区建设,要另辟一块土地打造新城区。于是,上演烂尾工程一幕。政策“翻烧饼”,产业“走马灯”,决策“换天变”,未曾想,“王书记来了种梨、刘书记来了种桃”,一个“坑”接着一个“坑”往下挖,成全了“政绩”,害苦了一方百姓和企业。
当然,话又说回来,作为任何一个领导,荣升到一个新的环境,最怕的是干部群众说自己没思路、没政绩、没魄力,怕的是它日调离此地,没有留下“标志性”成绩,因此想方设法打造全新的样板工程,另起炉灶也就在所难免。就如同招商引资一样,重招商轻落地、轻服务,不愿意接续前任的规划、或是兑现前任的承诺,不为他人作了“嫁衣”,心存与其为他人“做嫁衣”,何不裁新衣、立新功,这样既容易引起企业的焦虑不安,也有损政府信誉度。说到底,有任期政绩冲动之嫌。
众人拾柴火焰高。“新官”不理旧账,破坏的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容易贻误机遇、影响发展。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地方发展不是一块画布,画了擦、擦了画;更不是一块试验田,种了拔、拔了种。玩火者自焚。“剪不断,理还乱”,时间是检验一切的真理。别因自己的“喜”而另起炉灶,更别以不“喜”而不“虱多不咬”,慎放“三把火”。(鱼予)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