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丨三江源净土不容非法穿越

2025-04-18 08:50 来源: 供稿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25人非法穿越团队在可可西里被抓获 近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关于打击非法穿越三江源国家公园行为的通告。(4月6日,人民日报)

近日,一则“25人非法穿越团队在可可西里被抓获”的消息令人关注,与此同时,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了打击非法穿越行为的通告。这不仅为相关人员敲响了警钟,更向全社会宣告:三江源这片净土,绝不容非法穿越行为肆意践踏。

作为我国生态版图上的璀璨明珠,三江源国家公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维系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枢纽,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典范。这里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然而,非法穿越行为却如同不和谐的音符,打破了这片净土的宁静。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将个人的所谓“探险欲望”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频繁涉足禁区,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同时也将自己置于生死边缘的危险境地。

从法律视角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国家致力于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对依法设立的国家公园实施系统且精细的分类管理,严禁任何破坏生态功能或不符合管控要求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作为青藏高原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在法律的严格保护范围之内。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也清晰地划定了保护与管理的边界,明确了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对园区内自然资源进行系统调查与保护的重要职责。

非法穿越行为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极具破坏性的。在生态领域,非法穿越者的不规范活动,如同粗暴的闯入者,惊扰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节奏,导致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食物来源受干扰,一些珍稀物种甚至面临生存危机。植被被践踏、生态链被破坏,这对三江源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安全层面来看,三江源地区地势复杂多变,气候条件极端恶劣,非法穿越者往往缺乏专业的指导与充足的装备,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突发状况,极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这不仅严重威胁到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也给后续的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沉重的负担。

此次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的通告,对非法穿越行为制定了清晰且严厉的处罚措施,这背后是坚实的法律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因非法穿越导致公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行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恢复原状,所需费用全部由违法者承担。情节严重的,还将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也明确规定,未经管理机构批准,擅自发布相关信息、编造虚假信息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肃制裁。

然而,守护三江源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绝非仅靠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就能完成。守护这片净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广大群众应当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依据《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中鼓励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条款,勇于对身边的非法穿越行为说“不”,及时进行举报,形成全民抵制非法穿越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而对于那些心怀探险、旅游梦想的人来说,更应将法律法规牢记于心,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的同时,成为生态环境的积极守护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守护好这片净土,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唯有我们齐心协力,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监督举报,才能让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与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山清水秀、充满生机的自然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坚决向非法穿越行为说“不”,共同守护好三江源的绿水青山,守护好我们美丽的生态家园,让这片净土永远保持纯净与安宁。(杜才云)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