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法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25-09-12 09:57 来源: 法治网 编辑:杨哈哈 浏览量:0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 记者朱宁宁 国新办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法治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文物事业发展呈现良法善治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文物保护法为统领,6部行政法规、10部部门规章、4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构筑起依法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

image

文物保护立法实现重要突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织牢文物保护防护网,标志着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公布,理顺了水下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有力保障我国水下考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文物保护立法不断加强,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更趋完备。

文物法律制度填补多项空白。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物工作方针和工作要求,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新增加了“先考古、后出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埋藏区等重要制度,文物专业人才培养、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最小干预原则、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社会力量参与等首次写入法律,特别是针对占比80%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完善相关制度,为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文物系统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物法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文物普法宣传不断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将依法保护文物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法人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实践,文物普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依法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原文地址: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5-09/11/content_9254696.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