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科学》:辉瑞新冠疫苗过敏反应可能源于聚乙二醇

辉瑞新冠疫苗过敏反应
2020-12-28 09:08 来源: 编辑:搜狐 浏览量:0

过去的两周内,至少有8人在接种辉瑞新冠疫苗后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科学》网站发文指出,过敏原很可能是疫苗中用于包裹mRNA分子的聚乙二醇。

报道指出,聚乙二醇从未用于制造疫苗,但一些常引发过敏的药物中存在这种成分。少数此前接触过聚乙二醇的人体内具有高水平的抗聚乙二醇抗体,一旦接触疫苗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血压骤降、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的症状。在美国接种疫苗的27.2万人中,已出现6例过敏反应,在英国有2例。

目前,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已经召开多次会议,与辉瑞和Moderna企业代表、独立科学家、医生以及FDA讨论过敏反应。NIAID还与FDA开展研究,对一些抗聚乙二醇抗体水平高,以及以前对药物或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进行分析。辉瑞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寻求跟进,建议在疫苗注射过程中配备适当的医疗和管理措施,一旦发生过敏可以尽早施救。

为什么新冠疫苗需要使用聚乙二醇?

作为一种良好的增稠剂、软化剂和水分载体,聚乙二醇在日常产品中很常见,比如牙膏和洗发水等,它可以用作泻药成分,越来越多的药物也含有聚乙二醇。辉瑞和Moderna疫苗均为mRNA疫苗,其主要成分需要包裹在脂质纳米粒中进入人类细胞,使用聚乙二醇可以使这种纳米粒稳定性和寿命更长。

为什么聚乙二醇会导致严重过敏?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聚乙二醇是生物惰性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有一定的安全风险。2016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药物工程学家Samuel Lai教授一项研究发现,72%的人体内存在抗聚乙二醇抗体,可能源于接触化妆品或药物,约7%的人抗体水平高到足以引发过敏反应。因此,一些公司放弃了在产品中使用聚乙二醇。

1999年,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Szebeni发现了一种对纳米颗粒药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一旦识别到聚乙二醇,就会被免疫系统标记为病毒,启动免疫反应,比如用于抗癌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

2014年,杜克大学一项1600人的临床研究中,0.6%的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1人死亡,导致试验中止。这些严重过敏反应的人都含有抗聚乙二醇的抗体。但是,一些没有不良反应的人体内抗体水平也很高,因此导致过敏的很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为什么此前没有发现过敏反应?

辉瑞和Moderna的疫苗临床试验各有数万人参与,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但是,这两项研究均排除了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史的人,辉瑞还特别排除了对任何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人。他们没有排除食品或药品过敏的人。

部分科学家认为过敏原不是聚乙二醇

纽卡斯尔大学的纳米医学研究员Moein Moghimi认为,这种过敏反应很可能是一种更传统的机制。疫苗佐剂可以激活局部免疫系统反应,那么恰好有些人免疫系统兴奋过度,局部细胞数量高也可能引发严重过敏。

也有人指出,mRNA疫苗中的聚乙二醇含量比常见的药物中低几个数量级,并且这种疫苗要求肌肉注射,其进入血液的含量更少,不易引发过敏反应。

BioNTech高级副总裁Katalin Karikó是两种疫苗基因技术的发明者,她说考虑到含量低和肌注问题,其过敏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所有的疫苗都有风险,但好处明显大于风险。

聚乙二醇是否引起过敏这一话题还没有定论,但接种过程中还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这种疫苗需要接种两次,第一次接种引发体内产生抗聚乙二醇抗体,有可能增加第二次注射时的过敏反应风险。

接种疫苗后,需观察30分钟

美国正在研究过敏反应背后的机制以及发生的频率。专家提出,过敏反应时的生物标志物只能在血液中停留几个小时,因此,需要建立检测机制,从未来的过敏病例中应及时提取血液样本进行测试。

即使聚乙二醇真的是罪魁祸首,我们也很难对数百万人进行抗体筛查。因此,疾控中心建议,不要给任何对疫苗有严重过敏史的人接种疫苗;对于另一种疫苗或药物有过敏反应的人,应权衡接种疫苗的风险和益处。可能有高过敏风险的人,应接种疫苗后观察30分钟,一旦发生意外可及时治疗。

至少,过敏反应发生迅速,因此我们可以尽早提高警惕,并做好早期识别和治疗工作。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440474042_104952?scm=0.0.0.0&spm=smpc.ch24.top-news-1.1.1609117652573kuui2dk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