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热,那也热,基孔肯雅是啥热?一文带你读懂它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病例。
看到疫情信息后大家不禁疑惑,基孔肯雅热是传染病吗?怎么传播的?患基孔肯雅热后症状严重吗?
本期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当前或既往有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国家及地区
来源:WHO全球基孔肯雅热流行情况更新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境外输入风险。
二、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
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关节痛常伴随发热症状出现,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三、流行特征
1.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是本病的宿主。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与免疫力。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四、治疗与预后
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关节剧烈疼痛者可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奈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脑膜脑炎治疗主要为预防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1. 感染基孔肯雅热,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
2. 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
五、日常生活中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带毒伊蚊叮咬传播,所以防蚊灭蚊是关键!
1.家庭不要养蚊虫,清理积水很重要
*家中水培植物3-5天换水清洗1次。
*翻盘倒罐清理积水。
*清除废弃积水容器。
*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
2.家庭做好防蚊措施
*家庭安装纱窗纱门。
*室内使用电蚊拍或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
3.个人户外活动做好防护
*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深色衣物更招蚊子)。
*户外活动时喷涂含避蚊胺(DEET)、驱蚊酯、羟哌酯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
*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避免清晨/黄昏在树荫、草丛、绿化带停留。
六、去外地旅行时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面对基孔肯雅热的威胁,我们外出旅行时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前往基孔肯雅热疫情地区时,可以随身携带可折叠蚊帐,选择有防蚊设施的宾馆住宿;在当地逗留期间,关好纱门、纱窗;睡觉前时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外出时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尽量不要在蚊虫密度高的荫凉场所、草丛等长时间逗留。
✓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
✓返回本地后12天内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境外/国内旅居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请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防蚊隔离治疗。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