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基层减负要落地有声

2025-05-28 16:11 来源: 供稿 编辑:杨哈哈 浏览量:0

近年来,基层工作渐受重视,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工作不能被形式主义所限制。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从7个方面落实基层减负这一重要工作。

减重复,减“数量”不减“质量”。《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提出“切实精简文件、切实精简会议”,严格控制文件、会议数量,提高质量效率。将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会议、工作台账中解放出来,减少在“应付性事务”上耗费工作时间,让基层干部抛开繁琐报表、各类考核的束缚,为基层卸下多余的担子,去虚务实,将工作时间最大化利用在为群众做实事上。为基层减负就是要做好工作量的“减法”,不做无用功,做好质量的“加法”,提高实干性。

减形式,减“负担”不减“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提出“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控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总量。“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各类APP的推出将基层工作痕迹展示在各类APP数据上,基层干部将工作时间大部分消耗在各类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上,通过数据的变化判断基层工作的优劣,忽略了基层工作的实质是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减负就是要将基层干部从过度留痕、数字治理中解脱出来,在群众工作中自然留痕,实现留痕更重绩。

减束缚,减“压力”不减“动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提出,“规范明晰基层权责”,建立健全职责清单,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精简种类数量、注重创建示范实效、在基层不搞达标活动。基层干部是多面手,一人连接多个单位、多方任务,经常需要应付来自各个单位的任务,繁琐的工作直接减少了基层干部做实事的时间与精力。为基层减负就是要避免将各类工作职责层层加压给基层,要让基层干部权力与职责相匹配,推动治理模式从“压力传导型”向“动力驱动型”转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基层减负绝非阶段性整顿,而是治理模式迭代的必经进程,当基层干部可以摆脱形式主义,迈向实干之路时,这项治理模式的迭代才体现了其价值。(江北新区长芦街道 孙安琪)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