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00万!南京22家企业获得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奖励
南京22家企业获得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
南京企业看过来,在开展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及培训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12月22日下午,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联合举办了2020年企业执行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颁奖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共计获得970万元奖励。

△颁奖仪式
22家企业累计开展各类职工培训723万人次
面对疫情大战大考,南京市稳保市场主体、惠企纾困发展,细化出台了包括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奖励在内的系列援企政策,通过“免、减、缓、降、补”政策组合拳助企减负增效、共渡难关。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介绍,2020年以来,南京已减免征收16万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逾207亿元,执行降低社保费政策为企业减负78.74亿元,为15.34万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3.73亿元,为3.5万家企业发放以工代训等补贴4.8亿元。各项惠企政策中除应对疫情冲击的及时性“输血式”帮扶,还有更多“造血式”赋能举措,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奖励便是其中之一。
岗位练兵、职业竞赛、师带徒……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职工教育。“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环保生产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对职工教育培训很重视。”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世华介绍,“这次拿到的100万元奖励,我们将全部用于职工技能提升,增加对导师和学员的奖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天获得奖励的22家企业,2019年共有在职职工119499人,职工教育经费共计投入31257.95万元,累计开展各类职工培训7234051人次。企业分别与国内外47所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参与组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137个,设有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基地或技能大师工作室111个,开发或购买16000余门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广泛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安全管理等多样化培训,有效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改善了企业人才结构,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国内各领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市人社局副局长冯冰介绍,企业职工税前扣除政策有三大益处:一是抵税。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8%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予以扣除;二是奖励。对在开展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及培训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业,还可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三是发展。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促进职工队伍发展,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政策的核心要义。
3.5万家企业对120万名职工开展岗前培训或以工代训

△企业分享
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提出鼓励企业加大职工教育投入,对执行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南京在全省率先出台《南京市企业执行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在南京注册登记、依法纳税,连续正常经营3年以上(含3年),按规定提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比例不少于1.5%且足额使用、管理规范的企业,在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价值贡献等方面成效显著,采用因素分配和核心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按照三个奖励等级, 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除了资金奖励外,获得表彰的企业还可按规定直接成为见习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基地,面向社会开展政府补贴培训任务。对培训体系开发成熟、培训内容标准规范的培训项目、互联网课程,可根据企业意愿按规定纳入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当年政府补贴培训项目清单。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市深入实施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2020年以来在推进职工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出台职业技能提升15条、以工代训等惠企培训政策。截至目前,南京市有35000家企业对120万名职工开展岗前培训或以工代训,预计发放补贴资金5.2亿元,助力企业战胜疫情、恢复生产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紧扣“4+4+1”主导产业、8条产业链关联企业和“四新”行动项目实施,统筹推进实施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南京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步伐,快速适应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综合提高南京企业在国际国内各领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