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活到老学到老!80岁老人办了个银发读书会

80岁老人办了个银发读书会
2020-11-11 09:21 来源: 编辑:现代快报 浏览量:0

每月10日和20日下午2点,在苏州姑苏区玉兰社区里,会准时出现一群银发苍苍的老人,聚在一起读书学习、赋诗作词、分享感悟。

召集他们在一起的人叫张香生, 8年前,她创办了书香玉兰读书会,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如今的20余人,人均年龄70岁以上。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老人们都会准时赴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们已经寒暑不休地连续举办了近200期读书会。

△张香生

坚持读书40年,想带身边的人一起“充电”

11月10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苏州姑苏玉兰社区的凉亭边,看到了张香生正在组织读书会骨干分享读《天堂苏记》后的感悟。

△读书会在园林分享感悟

“我们的读书会一切从简。”今年80岁的张香生笑着对记者说,在她儿时的记忆里,家中书架上总是放满了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一有空,职业是记者的父亲便抱着她一起看书,“这让我一生受益。”

1978年,张香生从西北某航天科研所转业到苏州交通局工作,闲来也会读读书、练练随笔。退休后,张香生更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阅读和学习充电上。1996年,张香生就成了苏州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书法、绘画、跳舞……几乎学了二十多个科目,一直学到今天。“我是个‘不合格’的学生,什么都想学,除了大学,其他都没有‘正式毕业’。”张香生调侃地说,上学17年,老年大学23年,她已经读了40年的书,“80年的人生里,有一半时间都在读书。”

而她边读书,也边交友,结识了不少同样爱读书的“同道中人”,2012年,张香生召集了社区内的8名退休老人,成立了书香玉兰读书会。记者问及为什么是那8人时,张香生说,她暗中观察了很久,知道大家都可能对读书会感兴趣的,而且是持续的感兴趣,结果不谋而合的就创办了。

自费给书友买书,不定期“抽查”书友成果

每月10日和20日下午2点,是读书会活动的时间,一般而言大家都会提前做好交流、发言准备。从下午2点到4点,两个小时的时间,百家争鸣。张香生笑着说,有时刹不住车,常常要两个小时开外,直到到了饭点,胃里开始“咕噜噜”地报时。

△张香生主持阅读分享会

读书会到底读些什么书?张香生介绍,一开始,读书会常常是每月开展一两次主题分享,如“退休生活的ABC”“我喜欢的一首诗”之类老年人关注的生活日常。后来,她觉得有必要一起看看书了,于是她开始规定主题,从每个月的《读者》杂志,到《毛泽东诗词鉴赏》《天堂苏记》……诗词、文学、小说、历史、通俗读物等各有涉及。“有时值得探讨的热点文章,我会打印下来,作为补充材料发放给每个书友。”张香生说。

成立至今,书香玉兰读书会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了20余人。更难得的是,即使这些书友人均年龄都达到了70岁以上,每次活动都几乎是全员准时现身,风雨无阻。用书友黄彩珍开玩笑的话说,“都是被逼的。”

在读书会里,几乎每个人都会称张香生为张老师,从未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她,读书会的使命让她像极了教师。“我们看的书、主题都由张老师来决定,每次分享前,张老师也做足了密密麻麻的‘教案’。”书友徐文超说,张老师会自费给他们买书,还会布置不少“作业”,不定期“抽查”,要求他们分享时一一发言,讲出自己的心得。

△读书会成员在读书

而这个“作业”还是进阶式的。坚持了8年的读书会“骨灰级”书友刘胜民说,为了让他们讲得有条理、有思路,张老师还要他们写好发言提纲的,后来要求就更高了,不光要我们讲得多、讲得好,还要脱稿讲……

△读书会成员在读书

严师出高徒。正是因为这样的读书机制,书友们也就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不做好充分的工作是不行的,张老师可是要点名让我们发言的,答不出来多尴尬呀。”同样是读书会“骨干”的赵建华说道。

一个人读书,不如一群人读书

记者看到,张香生走哪都会背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走到哪读到哪,上面写满了读书会成立至今的所有读书活动、他的阅读感想、发言稿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随见随感。

△张香生随身带的笔记本

一个人读书,不如一群人读书有意义。张香生向记者直言,她希望有更多读书会之外的人也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充电。读书能塑造一个人的一生,书友中,有的从年轻就喜欢阅读、有的在退休之后才有时间静静品读,哪怕他们阅读量有限,但是从阅读中得到的满足是他们老年生活中最要的精神食粮。“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学习,给孙辈树立了榜样,他们能不好好看书、好好学习吗?”张香生说,读书与健康长寿没有矛盾,老了也可以做些学问。

据了解,张香生不仅组织大家读书,还会带书友去游学,“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带大家读下去,活到老,学到老。”张香生说。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见习记者 柴军虎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文地址:http://xdkb.net/p1/133152.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