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救治“江苏经验”在欧洲著名重症期刊在线发表
3 月 18 日,欧洲著名重症期刊《Annals of Intensive Care》在线发表了论文《重症关口前移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江苏经验》。文章由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和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黄茂为通讯作者,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孙骎作为第一作者,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邱海波指导。它向世界分享江苏零死亡的救治经验,希望能帮助更多国家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对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治疗
江苏做好"附加题"交出答卷,与世界分享经验
杨毅介绍,江苏省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虽然老年患者(最大 98 岁)、基础疾病占比达 20% 左右,重症患者约占 10%,但是目前已清零,并且患者零死亡,此外还成功进行了两例新冠肺炎转阴患者的肺移植手术,多做了两道"附加题"。

△高危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早期识别
杨毅介绍,"江苏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 . 关注高危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在江苏省新冠病人救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将重症关口前移,对所有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对新冠肺炎患者每天筛查两次,并定期监测呼吸率、心率等。一旦发现异常,将患者转至重症监护病房 ( ICU ) ,由 ICU 医生和护士接管治疗。另外,建议采用预警模型与早期筛查相结合的流程,对高危患者进行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筛查,为早期干预提供可能。
二 . 在重症团队主导下的早期干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针对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疗,因此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途径是及早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治疗先上去,提前干预,阻断轻型发展为重型,重型发展为危重型。如俯卧位通气这一原来用于改善中重度 ARDS 患者的方法,在江苏省新冠肺炎病人中,首次尝试清醒俯卧位的治疗,并发现清醒俯卧位可以显著改善肺不均一性、降低气管插管率。
三 . 实行临床专家主导的分层管理策略。全省的重病人,一个人是看不完的,因此就要形成责任到人的制度。在疫情发生之初,江苏省便成立了临床专家指导下多学科交叉全省分级管理小组,对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医疗指导,小组的成员主要是来自三级医院的重症医学专家和呼吸医学专家。按照地理位置,江苏省被划分为五个区域,每个片区有专门的医学专家负责。杨毅说,"到每天下午 5 点汇总需要全省专家组会诊的病例,第二天上午进行全省远程会诊。形成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治疗管理模式。这种层级分明、逐层反馈的管理机制使得有效的医疗干预成为可能。"
资源整合与调配则是治疗的保障,杨毅介绍,"要有相对应的人力、物力的配置,这样才能更好提高救治水平。"据悉,江苏省卫生部门统一整合和调配包括一线医护人员和医疗防护物资在内的各种资源,保障患者能接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共计 234 名临床工作人员投入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并有 3500 名储备临床工作人员,充足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是控制新冠的重要基石。
"全省各地情况我都要摸透",她跑遍 13 市守护重症病人
这些经验的总结,都是由杨毅与专家组成员一起讨论出来,也是他们全省奔跑,奋力守护的结果。作为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组长,杨毅和专家们的任务就是保护江苏一方平安。从大年二十九开始,杨毅没有休息过一天。
徐州、镇江、苏州、无锡 …… 江苏的 13 地市,这 2 个多月,杨毅跑了个遍。有时一天就要穿梭在 3 个城市间,一大早从南京出发,赶往一个地点,把所有的重症病人查过一遍,指导当地医生救治要点后,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个地点,再回到南京时一般都是深夜了。"有一次,去了连云港就想着可以顺道再去徐州看看,既然都出来了,那就尽量多的跑几个医院看看吧。全省各地的重症病人的情况,我都要摸透才放心。"杨毅说道。
因为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个体特点,只有到床边去,观察过患者情况,评估病情,才能得到最适合的最佳治疗方案。2 月初,杨毅正在开会,突然接到电话说徐州有个病人情况危急。她当即坐火车从南京赶到徐州。"因为坐火车只需要 1 个多小时,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已出现了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必须立马赶到。"一到徐州当地的医院,杨毅就赶紧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观察病情,用半天时间,从原发病、呼吸、治疗、器官支持等各方面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连呼吸机参数等细微条件都考虑在内。临走前,她再三叮嘱当地重症科医生,有任何问题,随时打电话。六七天后,这个病人转危为安,撤机拔管了。

△分层管理的组织架构
与七国"云对话",参与全球战"疫"
当现代快报记者问,面对的都是重症甚至是危重症的患者,内心是否有过害怕时,杨毅回答:"没有!看到病人的时候,什么担心害怕都忘了。"因为这样的情景,她经历得太多。
据悉,作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的杨毅,在国家、江苏省等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危急关头,先后多次作为国家级、省级专家组专家,以精湛的医术在抗击重症甲型禽流感、H7N9 禽流感、南京 7·28 事件、昆山 8·2 爆燃事件、盐城特大风灾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重症患者的救治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她带领的重症医学科,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担当起为全国各地医院重症医学技术指导及人才培训等重任。
杨毅常说,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重症医学责无旁贷。如今全球战疫吹响集结号,杨毅又加入战"疫"中。"现在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由于新冠肺炎是个全新的疾病,国外的治疗也在摸索中。目前我们已经跟意大利、美国等多国专家交流救治经验,前几天还通过‘云对话’与七国专家分享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将‘江苏经验’与国外同道分享,希望这样可以让国际同道,多走一些捷径,少走一些弯道。"杨毅说。
通讯员 刘敏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梅书华 整理 通讯员供图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