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率先推进高速公路节水型服务区 建设节水典型示范高校
(记者 宋经纬)3 月 22 日是第 28 届"世界水日",3 月 22 日至 28 日是第 33 届"中国水周",围绕今年主题"坚持节水优先 建设幸福河湖",3 月 23 日下午,江苏省水利厅开展在线访谈,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就全省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并解答网友提问。据悉,2020 年是国家节水行动全面生根落地之年,全省将率先推进高速公路节水型服务区,完成一批节水典型示范高校建设。围绕幸福河湖建设目标,进一步强化河长制工作,将建省级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出台河长公示牌地方标准等。

全省将率先推进高速公路节水型服务区
2020 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家节水行动全面生根落地之年。今年全省节水有哪些重点工作?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郑在洲介绍,围绕"健全节水管理体系"和"提升节水管理能力",做到六个强化,分别是强化节水行动方案统领,狠抓节水体系构建;强化水利工作总基调落实,狠抓节约用水监管;强化节水示范引领,狠抓节水载体建设;强化争先创优,狠抓重点难点创新突破;强化全民节水,狠抓节水宣传教育;强化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节水有哪些创新举措?郑在洲说,今年在节水工作上初步考虑 3 个方面要取得突破。第一个重点放在节水载体建设上,类型丰富多彩,有学校、医院、宾馆、企业、机关等,基本涵盖了用水大户。"但是,高速公路服务区一直是个盲点,这些服务区人流集中,用水量大,取排水条件较差。我们今年考虑创新在全国率先推进高速公路节水型服务区建设。"郑在洲说。
第二个重点放在高校。江苏是教育大省,全省有 167 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超过 200 万人,用水量大,用水情况复杂,今年将对照国家、省新颁布的用水定额、节水型高校建设标准和合同节水管理等要求,在省级节水型高校基础上,选取部分典型高校开展节水诊断和节水改造,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完成一批节水制度健全、节水管理到位、节水效益显著的节水典型示范高校建设。
第三个重点放在宣传教育上。以中、小学学生为重点,组织各地开展"建设节水文化""分享节水经验"等系列活动,将节水纳入中小学教育活动,全面开展"节水大使"评选工作,总结一批节水宣传教育先进典型,在全省树立一批节水示范样板。
建成省级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出台河长公示牌地方标准
江苏自古水网密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何依然要倡导坚持节水?如何理解幸福河湖?江苏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贾永志表示,江苏虽然是水乡,但也要节水,因为节水就是减排减污,节水就是节能降本。"比如,我们每用一方水,可能排出 0.7-0.8 的废水,如果少用水就能减少废污水排放,减轻水环境压力。同时,节水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这个角度讲,江苏节水更有意义。"贾永志补充到,关于幸福河湖,水利部的说法主要包括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和先进水文化等 5 个方面,如果能达到这 5 个方面的目标,可以说是幸福河湖。
围绕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下一步河长制工作将如何开展?
郑在洲表示,下一阶段全省将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河湖"的目标,推进河长履职高成效,分级分类细化实化河湖长任务,明确河湖长履职具体内容、要求和标准,创新河长履职方式,强化河长交办督办,推动河湖问题解决。通过开展暗访督查、推进考核评估、拓展鼓励激励、组织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河长履职成效。
推进河湖保护高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推动河湖水质全面达标、河湖空间明显改观、河湖生态有效修复,全面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推进河长制运行高标准。推进跨区域河湖水环境协调共治,出台跨界河道上下游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机制,服务一体化战略。"修订完善省级河长制制度规定,建成省级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出台河长公示牌地方标准,提高规范化水平。"郑在洲说,相关部门将发布江苏河长制标志,组织"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推选"十大河湖卫士""最美河长"等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河湖治理保护。
"请问我们群众如何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对于河长制工作,不少网友提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共设立各级河长湖长公示牌近 10 万个,公众可以拨打公示牌上电话向河长反映其所负责的河流情况。此外还设立了全省河长制热线 96082,大家遇到河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拨打,有关部门会及时处理。最后,水利部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之际,呼吁大家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河湖行动中来,开展力所能及的保护河湖具体工作,建设美丽河湖、维护优良水生态人人有责。
图片来源:江苏省政府网站截图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